时间: 2025-05-01 13:39: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9:28
“两个肩膀扛张嘴”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只有肩膀和嘴巴,形容人只说不做,光说不练。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只懂得空谈,而不付诸实际行动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讽刺那些夸夸其谈的角色,如在小说或戏剧中,描述一个只会说大话的主角。在口语中,人们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直接批评某人的不作为。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行动与言辞之间的关系。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重点不同,如“空谈家”更强调说话的内容空洞无物,而“纸上谈兵”则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脱离。反义词则强调实际行动和言行的统一。
这个成语的词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言行一致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批评不实之人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言行一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因此,这个成语在社会交往中被广泛使用,用来提醒人们重视实际行动,而非仅仅停留在口头表达上。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批评和不满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可能会引起对这种行为的厌恶或不信任。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或他人,不要成为只会空谈的人,而应该将言语转化为实际行动。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两个肩膀扛张嘴,风中空话飘散远。实干方能见真章,言行合一最可贵。”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风中,嘴巴不停地动,但没有任何实际行动。听觉上,可以想象一个声音在空旷的空间中回响,但没有产生任何实质性的结果。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l talk and no action”,意思相近,都是批评那些只说不做的人。
“两个肩膀扛张嘴”这个成语在汉语中是一个有力的批评工具,它提醒我们言行一致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对不实之人的批评。
1.
【两】
(会意。从一,兩平分。兩亦声。本义:二十四铢为一两)。
同本义 16两为1斤。今市制折合国际单位制0。05千克,十钱一两,十两一斤。
【引证】
《说文》-两,二十四铢为一两。 、 《汉书·律历志上》-衡权…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两者,两黄钟律之重也。
2. 【个】 用于“自个儿”(zìgěr)。
3.
【肩】
(象形。从户,从肉。本义:肩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肩,髆也。从肉,象形。 、 《尔雅》-北方有比肩之民焉。迭食而迭望。 、 《仪礼·少牢礼》-肩臂臑。 、 《庄子·养生主》-肩之所倚。 、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并肩手相接。
【组词】
肩巴、 肩甲、 肩磨、 肩排
4. 【膀】
5.
【扛】
(形声。从手,工声。(gāng)本义:两手对举以托重物)。
用肩部携带。
【引证】
《广东军务记》-役使扛炮。
【组词】
码头装卸工人的肩上扛着大包;扛荷、 扛抬、 扛枪;扛锄头
6.
【张】
帐幔,帷幕。 同: 帐
【引证】
《荀子·正论》-居则设张容。 、 《史记·高祖本纪》-张饮三日。 、 《汉书·疏广传》-供张东都门外。
胀满。 同: 胀
【引证】
《左传·成公十年》-将食,张,如厕。 、 《左传·僖公十五年》-张脉偾兴。 、 《淮南子·缪称》-亭历愈张。
7.
【嘴】
(嘴,本作觜。嘴是后起的累增字。形声。从口,觜(zuǐ)声。本义:同“觜”。猫头鹰之类头上的毛角)。
同本义。
【引证】
《集韵》-觜,鸱旧头上角觜。或作嘴。
1. 【张嘴】 扛枪;扛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