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2: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2:05:43
清静:指环境安静,没有噪音或干扰,也指心境平和,没有烦恼或杂念。
“清静”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清”和“静”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清”常指清澈、纯净,“静”指安静、不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清静”逐渐演变为形容环境或心境的词汇。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静”常与修身养性、追求内心平和的理念相联系。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清静”的追求也日益增强。
“清静”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平和、放松和愉悦。联想可能包括宁静的自然环境、平和的心境等。
在繁忙的工作日,我常常渴望一个清静的角落,让自己暂时远离喧嚣,享受片刻的宁静。
诗歌: 清静的湖面, 倒映着蓝天白云, 心随风动, 静享这片刻安宁。
视觉:想象一片宁静的湖面,周围是郁郁葱葱的树木,没有一丝风,湖面如镜。 听觉:想象清晨的鸟鸣,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鸡鸣,周围一片宁静。
在英语中,“清静”可以对应为“tranquil”或“peaceful”。在不同文化中,对“清静”的追求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宁静和平和的向往。
“清静”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环境的状态,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追求。在现代社会,理解和追求“清静”对于保持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