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3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30:29
“猿臂”字面意思是指猿猴的长臂。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人的手臂长而有力,尤其是指那些手臂异常长且灵活的人。
在文学作品中,“猿臂”常用来形容武将或英雄的英勇形象,如《三国演义》中的赵云就被形容为“猿臂善射”。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形容某人手臂特别长,有时带有夸张的意味。在专业领域,如体育或武术,它可能用来描述**员或武术家的身体特征。
同义词“长臂”和“臂展”强调的是手臂的长度,而“臂力”则侧重于力量。反义词“短臂”和“臂短”则是“猿臂”的直接对立。
“猿臂”一词源于对猿猴的观察,猿猴的臂膀长且灵活,因此在描述人的手臂时,借用了这一形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形容人的身体特征,尤其是在文学和口语中。
在文化中,猿猴常常被赋予智慧和灵活的象征,因此“猿臂”也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具有非凡能力和技巧的人。在武术和体育领域,这个词的使用尤为频繁,因为它能够形象地描述员的身体优势。
“猿臂”这个词给人一种强壮和灵活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那些能够在竞技场上展现出非凡技巧和力量的人。这种联想往往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因为它代表了能力和优势。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听到过有人用“猿臂”来形容篮球员,因为他们的手臂长,能够在比赛中占据优势。这种描述不仅形象,而且能够迅速传达出员的特点。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猿臂”:
猿臂轻展,揽月入怀, 武林风云,一臂之间。
想象一下,一个拥有“猿臂”的人在森林中灵活地攀爬,他的手臂如同猿猴一般,长而有力。这种形象可以通过动画或电影中的场景来呈现,配合上紧张刺激的音乐,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和听觉印象。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ong-armed”或“monkey arms”,它们在描述上与“猿臂”相似,但文化内涵可能有所不同。在不同的文化中,猿猴的形象和象征意义也会有所差异。
通过对“猿臂”这个词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富含文化内涵,它在描述人的身体特征时,能够迅速传达出强壮和灵活的印象。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和有力。
1.
【猿】
(形声。从犬,袁声。猿似犬,故从犬。本义:灵长类动物,形态与猴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通常写作“猨、猿”。-蝯善援,禺属。 、 《考工记·总目》。注:“貉或为猨。谓善缘木之猨也。”-貉逾汶则死。 、 《诗·小雅·角弓》。传:“猱,猨属。”-毋教猱升木。 、 《庄子·天地》-猿狙之便自山林来。 、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猿之所以寿者,好引其末,是故气四越。
【组词】
猿猴献果、 猿狖、 猿眩、 猿臂
2.
【臂】
(形声。从肉,辟声。本义:胳膊)。
胳臂。
【引证】
《说文》-臂,手上也。 、 《广雅·释亲》-肱谓之臂。 、 《仪礼·少牢礼》。注:“肱骨。”-肩臂。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奋袖出臂。
【组词】
臂缚、 臂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