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0:18
水旱频仍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水灾和旱灾频繁发生。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一个地区自然灾害的频繁性和严重性,特别是在农业社会中,水旱灾害对人民生活和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在文学作品中,水旱频仍 可能用来描绘一个地区的苦难和人民的坚韧不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形容某个地方的气候极端或自然灾害频发。在专业领域,如气象学或农业科学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和讨论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水旱频仍 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对自然灾害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
在**传统文化中,水旱灾害被视为天灾,与政治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历史上,水旱频仍往往导致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因此这个词汇也带有一定的政治和社会意义。
水旱频仍 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是一种沉重和忧虑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了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个人经历中,如果居住在一个经常遭受水旱灾害的地区,这个词汇可能会成为日常对话中的一部分,用来描述和讨论当地的气候和环境问题。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水旱频仍,大地哭泣,
农民的汗水,化作泪滴。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到干裂的土地和泛滥的河流;结合音乐,可以联想到悲伤的旋律,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灾害的无奈和哀伤。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使用 "frequent floods and droughts" 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每个文化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和理解都有其独特性。
水旱频仍 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自然灾害的频繁性,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个词汇的深层含义有助于更好地把握和传达与自然灾害相关的复杂情感和社会问题。
今四方刀兵乱起,~,府库空虚,民生日促。
1.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
2.
【旱】
(形声。从日,干声。本义:久不下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旱,不雨也。 、 《诗·大雅·云汉》-旱既大甚,蕴隆虫虫。 、 《谷梁传·僖公十一年》-不得雨曰旱。 、 《墨子·七患》-二谷不收谓之旱。 、 汉·贾谊《论积贮疏》-三千里之旱。 、
【组词】
旱涝、 旱云、 旱亢、 旱苗得雨
3.
【频】
(会意。从步,从页。页(xié):人头。《说文》认为步是“涉”的省略。人将要渡河,见水深,皱眉而止。本义:皱眉)。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已频顣曰。
【组词】
频蹙
4.
【仍】
(形声。从人,乃声。本义:因袭,依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仍,因也。 、 《书·顾命》-彫玉仍几。 、 《论语·先进》-仍旧贯。 、 《汉书·艺文志》-据行事,仍人道。 、 《汉书·成帝纪》-天灾仍重,朕甚惧焉。
【组词】
仍复、 仍前、 仍了旧贯、 一仍其旧;仍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