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25: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25:32
气象学是一门研究大气现象和大气过程的科学,包括天气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与地球其他系统(如海洋、陆地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它涉及对温度、湿度、风、云、降水等气象要素的观测、分析和预报。
气象学一词源自希腊语“meteoros”(意为“高处的”)和“logos”(意为“研究”)。在古代,气象学与占星术和自然哲学紧密相关,随着科学方法的发展,它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学科。
在许多文化中,天气被视为重要的自然现象,影响着农业、交通和日常生活。气象学的发展使得人类能够更好地预测和应对极端天气**,从而减少灾害损失。
气象学可能让人联想到蓝天、白云、风暴和彩虹等自然美景,也可能让人想到科学家在实验室中辛勤工作的场景。它激发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科学探索的好奇心。
在日常生活中,气象学的应用无处不在,如查看天气预报决定穿衣和出行计划,或关注气候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将气象学元素融入描述自然美景的诗句中:
晨曦初露,微风轻拂, 气象万千,绘就天际。 云卷云舒,雨后彩虹, 自然之笔,绘出奇迹。
气象学可以与各种视觉图像(如卫星云图、气象雷达图)和自然声音(如风声、雨声)相关联,这些都能增强对气象现象的感知和理解。
在不同语言中,气象学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概念和研究内容是普遍的。例如,英语中的“meteorology”与中文的“气象学”相对应。
气象学是一门既古老又现代的科学,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复杂性,还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实际的指导和保护。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气象学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讨论与天气和气候相关的话题。
1.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
2.
【象】
(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引证】
《说文》-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 、 《山海经·南山经》-祷过之山多象。 、 《汉书·司马相如传》-穷奇象犀。 、 《汉书·张骞传》-其民乘象以战。 、 《诗·鲁颂·泮水》-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象有齿以焚其身。
【组词】
象口、 象王
3.
【学】
(形声。本作“壆”,象双手构木为屋形。后作声符,加“子”为义符。子,孩子。小孩子是学习的主体。本义:学习)。
同本义。
【引证】
《广雅》-学,识也。 、 《礼记·中庸》-好学近乎知。 、 《礼记·文王世子》-念终始典于学。 、 《尚书大传》-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 、 《庄子·庚桑楚》-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 、 《后汉书·列女传》-远寻师学。 、 《论语》-学而时习之。 、 清·刘开《问说》-学即继以问也。
【组词】
学书、 学学乖、 学理论;学技术;好学;苦学;教学相长;学文、 学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