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56:11
“像煞”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作副词,表示非常相似或极其像的意思。它强调某事物与另一事物在外观、性质或行为上的高度相似性。
“像煞”一词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汉语中的“像”和“煞”。其中,“像”表示相似,“煞”在古代汉语中有极、甚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像煞”逐渐固定为一个词组,用于强调相似的程度。
在文化中,“像煞”常用于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人对于细节和相似性的重视。
“像煞”这个词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和感官联想,它让人联想到高度相似的事物,从而产生一种惊讶或赞叹的情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用“像煞”来形容一位朋友的绘画作品,因为其逼真程度令人难以置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像煞”来增强意象的生动性:
月光洒落,湖面像煞了银色的绸缎, 微风轻拂,波纹像煞了少女的笑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画作,其色彩和构图与自然景观极其相似,仿佛是自然的镜像。在音乐中,某些旋律可能与特定的情感或场景“像煞”,引发强烈的共鸣。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ke a carbon copy”或“exactly like”,但这些表达没有“像煞”那种强调极致相似的意味。
“像煞”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强调了相似性,还带有一种极致和完美的意味。在学*汉语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像】
(形声。从人,从象,象亦声。本义:相貌相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然韩非之前只有象字,无像字。韩非以后小篆即作像。许断不以象释似,复以象释像矣。系辞曰,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像此者也。又曰,象也者,像也。…盖象为古文,圣人以像释之。虽他本像亦作象。然郑康成、王辅本非不可信也。凡形像、图像、想像字皆当从人,而学者多作象,象行而像废矣。”-像,似也。 、 《荀子·富国》-影之像形也。 、 林觉民《与妻书》-女必像汝,我心甚慰。 、 清·李渔《闲情偶寄》-以情乃一人之情,说张三要像张三,难通融于李四。 、 老舍《黑白李》-脸上处处像他哥哥,可是那种神气又不完全像他的哥哥。
【组词】
像形、 像似、 像形奇名、 像煞、 像姑
2.
【煞】
指迷信的凶神恶鬼之类。
【引证】
王同轨《耳谈》-鄂城之俗,于新丧避煞最严。
【组词】
凶神恶煞;煞神;煞耗、 煞星、 煞鬼
很,极。
【引证】
《海滨仲夏夜》-那一片灯光,从半空倒映在乌蓝的海面上……煞是好看。
【组词】
煞实、 煞是、 煞生受、 煞时间、 煞末、 煞不如、 煞有、 煞黑、 煞费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