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0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09:37
“十戒”(Ten Commandments)是指在犹太教和**教传统中,上帝通过摩西传达给以色列人的十条基本法律或道德规范。这些戒律记录在《圣经》的旧约部分,具体在《出埃及记》第20章和《申命记》第5章中。
在语境中,“十戒”是信仰和道德行为的基石。在文学作品中,它常被用作探讨道德、法律和信仰的主题。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十戒”来指代任何一组重要的规则或原则。
同义词:戒律、法则、原则、规范 反义词:放纵、无序、混乱
“十戒”源自希伯来语的“עשרת הדברים”(Aseret ha'Dibrot),直接翻译为“十句话”。随着**教的传播,这个概念被广泛接受并成为西方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西方文化中,“十戒”不仅是**文本,也是法律和道德体系的基础。它们影响了西方法律的发展,特别是在家庭法和刑法中。
“十戒”常引起敬畏和尊重的情感,因为它们代表了神圣的权威和道德的绝对性。它们也常被用来象征秩序和正义。
在个人生活中,遵守“十戒”可以帮助人们建立道德标准,指导行为,促进社会和谐。
在诗歌中,可以将“十戒”作为隐喻,探讨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
在钢铁森林中迷失, 十戒的光芒,指引我前行。 法律与爱的交织, 在每个选择中,寻找真理。
视觉上,“十戒”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石碑或神圣的卷轴。听觉上,可能是教堂的钟声或牧师的布道声。
在不同文化中,类似的道德规范或法律集合也存在,如的“五戒”或伊斯兰教的“**”。
“十戒”不仅是*文本,也是道德和法律的象征。它们在个人和社会层面都有深远的影响,是理解和评价西方文化和法律体系的重要窗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十戒”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相关文化和道德议题。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戒】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戈”,下面象两只手(即“廾”)。两手持戈,表示戒备森严。本义:警戒,戒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戒,警也。 、 《诗·小雅·采薇》-岂不日戒。 、 《礼记·曾子问》-以三年之戒。 、 《左传·哀公元年》-基浇能戒之。 、 《国语·吴语》-息民不戒。 、 《庄子·养生主》-怵然为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戒之慎勿忘。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知足以自戒。
【组词】
戒慎、 戒书、 戒旦、 戒守、 戒命、 戒戢、 戒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