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8:01: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8:01:18
词汇“[甫刑]”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经过查询,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性的词汇,或者是一个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广泛的语料库支持和明确的定义,我将基于假设对其进行分析。
假设“[甫刑]”是一个法律或历史术语,可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刑罚或法律制度。字面意思可能与“初设的刑罚”或“特定的法律程序”有关。
假设“[甫刑]”源自古代汉语,可能与“初”或“始”有关,表示最初的、原始的刑罚或法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可能逐渐被更具体的术语所取代。
在古代社会,法律和刑罚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甫刑]”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法律观念。
对于现代人来说,“[甫刑]”可能引发对古代法律严酷性的联想,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由于这个词汇较为生僻,个人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
在创作历史题材的小说时,可以巧妙地运用“[甫刑]”来增加作品的历史真实感和深度。
结合古代法庭的图像或古代刑罚的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甫刑]”的含义和背景。
如果“[甫刑]”是一个特定文化中的术语,可以比较其他文化中类似的法律或刑罚术语。
“[甫刑]”作为一个假设的词汇,展示了语言的多样性和历史深度。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知识库和文化素养。
由于“[甫刑]”是一个假设的词汇,上述分析基于假设和推测。在实际的语言学习和研究中,需要更多的语料和定义支持。
1.
【甫】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田中有菜苗之形。金文字形,变为从田父声的形声字。本义:苗)。
中国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多用于表字之后。
【引证】
《说文》-甫,男子美称也。 、 《诗·大雅·丞民》-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 明·魏学洢《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组词】
台甫
2.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