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6:3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6:34:03
词汇“璧除”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和古风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璧除”进行深入分析:
“璧除”字面意思是指除去璧玉上的瑕疵,使其恢复完美无瑕的状态。在引申义上,它可以指消除错误、缺点或不良影响,使事物恢复到最佳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璧除”常用于形容对事物的精雕细琢,追求完美。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使用,因为它过于文雅和书面化。在专业领域,如艺术品修复或质量管理中,可能会使用到类似的表达。
“璧”原指古代的一种玉器,圆形扁平,中间有孔,象征完美无缺。“除”则有去除、清理的意思。两者结合,形成了“璧除”这一表达,强调通过去除不完美来达到完美。
在传统文化中,玉象征着高贵和纯洁,璧除的概念体现了对完美的追求和对瑕疵的排斥。这种思想也反映了文化中对精益求精的价值观。
使用“璧除”这个词汇时,可能会给人一种高雅、精致的感觉,同时也暗示了一种对完美的执着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直接使用“璧除”这个词汇,但在讨论如何改进工作流程或提升产品质量时,其概念是普遍适用的。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璧除”来比喻心灵的净化或艺术的升华,如:“心灵的尘埃被璧除,灵魂得以升华。”
想象一块古老的玉璧,经过匠人的巧手,瑕疵被一一去除,恢复了它的光泽和美丽。这种过程可以联想到轻柔的音乐和细腻的画面。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璧除”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perfect”或“refine”可以传达相似的概念。
“璧除”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完美的追求,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工艺和品质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提升语言的雅致和深度。
1.
【璧】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璧,瑞玉环也。 、 《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肉倍好谓之璧。 、 《白虎通》-璧者,方中圆外。 、 《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宏璧。 、 《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 、 《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组词】
璧不可以防寒、 璧雍
2.
【除】
(形声。从阜,余声。从“阜”,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本义:宫殿的台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阶级如山石之高下,故从阜。-除,殿阶也。 、 《汉书·王莽传》-自前殿南下椒除。 、 张衡《东京赋》-登自东除。 、 刘禹锡《陋室铭》-苔痕上除绿,草色入帘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