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30: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30:21
严刑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严厉、残酷的刑罚,通常涉及身体上的极大痛苦或折磨。这种刑罚往往用于惩罚犯罪者,有时也用于逼供或惩罚政治犯。
在文学中,“严刑”常被用来描述历史上的残酷刑罚,如《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惩罚场景。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被用来形容某种严厉的对待或惩罚,如“他因为迟到受到了严刑的惩罚”。在法律或历史专业领域,这个词则更具体地指代历史上或法律上规定的残酷刑罚。
同义词:酷刑、重刑、残酷刑罚 反义词:宽恕、轻罚、仁慈
同义词中,“酷刑”强调刑罚的极端痛苦,“重刑”则侧重于刑罚的严重性。反义词中,“宽恕”和“仁慈”表达了与严刑相反的温和和宽容的态度。
“严刑”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严”意为严格、严厉,“刑”指刑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逐渐固定为指代残酷的刑罚。
在**历史上,严刑常与封建社会的法律制度相关联,如凌迟、斩首等刑罚。在现代社会,严刑被视为不人道,多数国家已废除此类刑罚,转而采用更为人道的司法手段。
提到“严刑”,人们往往会联想到痛苦、恐惧和非人道的对待。这个词往往带有负面情感,引发人们对人权和正义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接触到“严刑”这一概念,但在学*历史或法律时,这个词常常出现,帮助理解过去的司法制度和现代的人权观念。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那黑暗的牢房里,严刑如夜的阴影,无声地吞噬着希望的光芒。”
视觉上,“严刑”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刑具、受刑者的痛苦表情。听觉上,可能让人想象到受刑者的呻吟和哀嚎。
在不同文化中,“严刑”的概念和实践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中世纪的**裁判所使用了多种严刑手段。
“严刑”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们理解历史和法律,还促使我们反思人权和正义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个词的学,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现代社会对人的尊严和权利的重视。
1.
【严】
同本义。
【引证】
《孟子·公孙丑下》-事严,虞不敢请。
【组词】
严急、 严行、 严鼓
严厉;严肃。
【引证】
《韩非子·五蠹》-诛严不为戾。 、 《聊斋志异·促织》-严限追比。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性严毅。
【组词】
严紧、 严查、 严假、 严戢、 严讥、 严谴、 严辞、 严罚、 严察、 严禁、 严愎、 严参、 严处、 严敏、 严重、 严介、 严色、 严直、 严威、 严庄、 严远、 严悫、 严谕、 严凝、 严懔
2.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