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8:08
悬镜:字面意思是指悬挂着的镜子,通常指的是一种装饰性的镜子,可以挂在墙上或其他地方。在文学和艺术中,悬镜也常用来象征反思、自我审视或观察周围环境的能力。
悬镜这个词源于汉语,由“悬”和“镜”两个字组成。在古代,镜子通常是铜制的,悬挂的镜子可能较少见,但随着玻璃镜子的普及,悬镜成为一种常见的装饰品。
在**传统文化中,镜子常被赋予神秘和象征意义,如“照妖镜”等。悬镜在现代社会中更多是一种装饰品,但在某些文化中,它仍可能被视为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悬镜可能让人联想到自我审视、反思和内心的平静。它也可能唤起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如老式电影中常见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悬镜常用于家居装饰,帮助人们整理仪容,同时也是室内设计中的一个元素。
在诗歌中,悬镜可以被用来象征内心的映射:
悬镜高挂,映出岁月的痕迹, 每一道光,都是心灵的回声。
悬镜可能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室内空间,反射的光线和轻微的回声,这些都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体验。
在不同文化中,镜子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镜子常与自我认知和灵魂联系在一起。在东方文化中,镜子可能更多与神秘和超自然现象相关。
悬镜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指代一种具体的物品,还承载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加语言的深度和多样性。
1.
【悬】
(形声。从心,县声。本作“县”,象断首倒挂,后加“系”。假借为行政区域的“县”后,另加“心”字表示悬挂。本义:吊挂)。
同本义。
【引证】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悬者植梯接之。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以叵幅悬之。 、 清·张廷玉《明史》-倒悬之。
【组词】
悬丝诊脉、 悬壁
2.
【镜】
(形声。从金,竟声。本义:照形取影的器具)。
同本义 古镜以铜或铁铸,也有用玉的,盘状,正面磨光发亮,背面有纹饰。
【引证】
《玉篇》-镜,鉴也。 、 《说文》-镜,景也。 、 《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可以察形也。 、 《汉书·谷永传》-以镜考己行。 、 《战国策·齐策》-窥镜而自视。 、 《乐府诗集·木兰诗》-对镜帖花黄。 、 唐·李白《秋浦歌》-不知明镜里。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镜之新开。
【组词】
镜袱、 镜心、 镜月、 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