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5:34
“智识分子”一词通常指的是那些具有较高教育水平、广泛知识储备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人。他们通常在学术、文化、科学等领域工作,对社会问题有深刻的见解和分析能力。
在文学作品中,“智识分子”可能被描绘为社会的良心,他们通过文字表达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带有一定的尊敬或讽刺意味,取决于说话者的态度和听众的理解。在专业领域,如哲学、社会学等,这个词则可能指代那些在该领域有深入研究和贡献的学者。
同义词:知识分子、学者、思想家 反义词:文盲、无知者、普通人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智识分子”更强调批判性思维和知识深度,而“知识分子”可能更侧重于教育水平。反义词则强调缺乏教育或知识的状态。
“智识分子”一词源于对“intellectual”的翻译,这个词在19世纪末开始在英语中流行,指的是那些从事智力工作的人。在中文中,这个词的流行与20世纪初的知识分子**有关,强调了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和批判精神。
在,智识分子常常被视为社会的精英阶层,他们的观点和行为对社会有重要影响。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智识分子遭受了严重的迫害,这一历史深刻影响了人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和态度。
对于我来说,“智识分子”这个词带有一种尊敬和向往的情感。它让我联想到那些通过知识和智慧改变世界的人,如爱因斯坦、鲁迅等。这个词也提醒我,知识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应该不断学*和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有幸参加过一个智识分子的讲座,他们的深刻见解和对社会问题的独到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让我更加坚信,不断学*和思考是提升自我和贡献社会的重要途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智识分子”:
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
智识分子,思想的舵手,
用笔尖划破黑暗的夜空,
点亮希望的星辰。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识分子坐在书堆中,灯光柔和,笔尖在纸上飞舞。背景音乐可以是古典音乐,如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富有思考的氛围。
在英语中,“intellectual”一词的使用更为普遍,它强调的是智力和知识的结合。在其他文化中,如法国,“intellectuel”一词也有类似的意义,但可能更强调知识分子的社会批判角色。
通过对“智识分子”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和他们在社会中的作用。这个词不仅代表了教育水平和知识深度,更代表了批判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提醒我要不断追求知识,用智慧和思考去影响和改变世界。
1.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
2.
【识】
旗帜 同: 帜
【引证】
《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
【引证】
《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
3.
【分】
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引证】
《孙子·谋攻》-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城之灾也。
【组词】
股分;部分;分资、 分例、 分均
分际,合适的界限。
【引证】
《水浒传》-两个正斗到分际。
【组词】
分际、 分直
4.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