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5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53:18
智谋:指运用智慧和策略来解决问题或达成目标的能力。它通常涉及深思熟虑、计划和预测结果的能力,以及在复杂情况下做出明智决策的能力。
智谋一词源于汉语,由“智”和“谋”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智”指智慧,“谋”指计划或策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智谋”一词。
在**文化中,智谋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品质,尤其是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例如,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的形象就是一个智谋的典范,他的智慧和策略被广泛赞誉。
智谋一词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和尊敬的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聪明、机智和成功的形象,这些特质在社会中通常受到高度评价。
在个人生活中,智谋可以体现在解决日常问题的方式上,例如在工作中制定有效的计划,或在家庭中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诗歌: 智谋如星辰,照亮黑暗夜, 策略似流水,绕过险阻岩。
故事: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年轻的探险家凭借他的智谋,成功找到了隐藏的宝藏。
视觉:智谋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智者坐在书桌前,周围堆满了书籍和地图,正在策划下一步行动。 听觉:智谋可能让人联想到深沉的思考声,或是策略会议中的讨论声。
在英语中,与“智谋”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wit”或“strategy”。在不同的文化中,智谋的重视程度和表现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都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智谋是一个多面向的词汇,涵盖了智慧、策略和决策等多个方面。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个人和社会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智谋的学*和应用,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各种情况下做出明智的选择。
1.
【智】
(会意兼形声。从日,从知,知亦声。“知”的后起字。本义:聪明,智力强) 同本义。
【引证】
《荀子》引《孟子》-然后智生于忧患。 、 《韩非子·说难》-甚智其子。 、 《墨子·公输》-不可谓智。 、 《三国志·诸葛亮传》-智术浅短。 、 清·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智。
【组词】
智赛隋何,机强陆贾、 智数
智慧,智谋。
【引证】
《法言·脩身》-智,烛也。 、 《韩非子·显学》-智,性也。 、 《淮南子·俶真》-智者,心之府也。 、 《管子》-四时能变谓之智。 、 贾谊《治安策》-凡人之智,能见已然,不能见将然。
【组词】
智着、 才智、 智刃
2.
【谋】
(形声。从言,某声。本义:考虑;谋划)。
同本义(侧重于商议出办法或盘算出主意)。
【引证】
《说文》-虑难曰谋。 、 《书·洪范》-聪作谋。 、 《左传·襄公四年》-咨难为谋。 、 《诗·小雅·苍伯》-谁适与谋。 、 《春秋·说题辞》-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 《论衡·超奇》-心思为谋。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 、 《左传·庄公十年》-未能远谋。 、 、 《列子·汤问》-聚室而谋。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谋诸漆工。
【组词】
谋谟殚神、 不谋而合;合谋、 谋及庶人、 思谋、 谋始、 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