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2:32: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2:32:40
洋货 的字面意思是指来自外国的商品或货物。在现代汉语中,它通常指的是那些非**制造的产品,尤其是指那些来自西方国家的产品。
在不同的语境下,“洋货”的使用有所不同:
“洋货”一词源于**古代,当时“洋”字常用来指代海洋或外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洋货”逐渐成为指代外国商品的通用词汇。
在历史上,洋货的引入往往伴随着文化冲突和社会变革。例如,清末民初时期,洋货的流行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对于一些人来说,“洋货”可能带有一定的崇洋媚外色彩,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可能只是对高品质商品的追求。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选择购买某些洋货,如进口食品或电子产品,因为它们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更高的品质或性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洋货”:
洋货如潮涌, 国货亦自强。 文化交融处, 共谱新篇章。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各种洋货的市集,琳琅满目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群,这种场景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热闹、多元和国际化。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洋货”的词汇,但可以用“imported goods”或“foreign goods”来表达类似的概念。
“洋货”作为一个词汇,不仅反映了商品的来源,还承载了文化交流和社会变迁的历史。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洋货”的多重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准确地把握和运用这一词汇。
1. 【洋】 (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同本义。
2.
【货】
(形声。从贝,化声。本义:财物)。
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引证】
《说文》-货,财也。 、 《书·洪范》。郑注:“掌金帛之官。”-二曰货。 、 《周礼·太宰》。注:“金玉曰货,布帛曰贿。”-商贾阜通货贿。 、 《礼记·曲礼》-司货。 、 《仪礼·聘礼》。注:“货,天地所化生谓玉也。”-多货则伤于德。 、 《国语·晋语》-假货居贿。 、 、 《韩非子·五蠹》-而货财寡。 、 《史记·项羽本纪》-贪于财货。 、 《商君书·立本》-治行则货积。 、 《聊斋志异·促织》-居为奇货。
【组词】
货儿、 货易、 货财、 货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