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0:18
“功盖天地”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功绩之大可以覆盖天地,形容功绩极其伟大、卓越。这个成语强调了某人或某事的成就之大,以至于无法用常规的标准来衡量。
在文学作品中,“功盖天地”常用来形容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如历史上的帝王、将领或文化巨匠。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用于夸张地赞扬某人的成就或贡献。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文学评论等,这个成语用于学术讨论,强调某人的影响力和贡献。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程度和侧重点不同,“功高盖世”更强调超越常人,“功勋卓著”侧重于显著的贡献,“功不可没”则强调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功盖天地”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文献,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伟大功绩的崇高评价和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并保持了其原有的意义和情感色彩。
在文化中,“功盖天地”体现了对个人成就的高度认可和尊重。这种价值观在的历史和文学中有着深厚的根基,尤其是在描述那些为国家或民族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时。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严、崇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的英雄人物。它激发人们对伟大成就的敬仰和对未来的憧憬。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历史人物或现代领袖的贡献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对他们伟大成就的赞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功盖天地,星辰为之动容;名垂青史,岁月为之驻足。”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宏伟的宫殿、壮丽的山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庄严的乐章、激昂的演讲。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tchless achievements”或“unparalleled succes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类似的伟大和卓越的概念。
“功盖天地”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伟大成就的赞美,也是对个人努力和贡献的肯定。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方式来强调和传达重要性和价值。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文化的丰富性和表达的多样性。
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1.
【功】
(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功,以劳定国也。 、 《周礼·司勋》-国功曰功。 、 《史记·项羽本纪》-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 《荀子·劝学》-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战国策·赵策》-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组词】
功誉、 功行、 功化、 功成名就
2. 【盖】 古地名 。战国齐盖邑,汉置盖县,北齐废。故城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北。
3.
【天】
(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解字注》-天,颠也。…颠者,人之顶也。以为凡高之称。
【组词】
天灵、 天灵盖
4.
【地】
(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同本义,与“天”相对。
【引证】
《春秋·元命苞》-立字士力于一者为地。 、 《尔雅·释地》-土乙力为地。 、 《管子·形势解》-地生养万物。
【组词】
落地;天地;地角、 地宫、 地府、 地脉、 地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