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30: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0:56
词汇“完集”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推测“完集”可能指的是“完整的集合”或“完成的作品集”。为了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将从这个词汇最契合的角度进行探讨。
“完集”可以理解为某个集合或作品集的完整状态,即所有组成部分都已包含在内,没有遗漏。
由于“完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描述一个故事集或诗集的完整出版;在专业领域,如数学或计算机科学,可能用来描述一个完整的数据集或算法集。
由于“完集”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明确。可能是由“完”(完整)和“集”(集合)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出版和文化领域,“完集”可能用来强调作品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尤其是在出版经典作品或重要文献时。
“完集”可能给人一种完成和满足的感觉,因为它代表了事物的完整性和终结。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在收集邮票、硬币或其他收藏品时提到“完集”,表示已经收集到了所有相关的物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完集”来描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完整旅程:
岁月如梭,织就生命的完集,
每一页,都是时光的馈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书架上摆放着一系列完整的书籍,每本书都是一个“完集”的组成部分。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翻书的声音,象征着知识的完整传递。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完集”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通过组合词汇来实现,如英语中的“complete collection”。
“完集”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强调了完整性和集合的概念,适用于需要表达完整性的场合。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
1.
【完】
(形声。从宀(mián),元声。“宀”与房屋有关。本义:完备,完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完,全也。 、 《荀子·劝学》-巢非不完也。 、 《荀子·议兵》-完全富足而趋赵。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完璧归赵。 、 《三国志·华佗传》-果得一死男,手足完具。 、 《战国策·秦策一》-不如伐蜀之完也。 、 贾谊《治安策》-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 、 宋·苏洵《六国论》-不能独完。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无一完者。
【组词】
完计、 完完、 完充、 完锐、 完块、 完篇、 完丽、 完垒、 完名、 完书、 完德
2.
【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集,群鸟在木上也。 、 《尔雅》-集,会也。 、 《诗·唐风·鸨羽》-集于苞栩。 、 《诗·周南·葛覃》-黄鸟于飞,集于灌木。
【组词】
集隼、 集凤
引申为停留。
【引证】
《国语》-人皆集于苑,己独集于枯。 、 《孟子·梁惠王上》-齐集有其一。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沙鸥翔集。 、 《聊斋志异·促织》-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可不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