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0:3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0:37:51
“上厅行首”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在厅堂中走在最前面的人。基本含义通常指的是在某种正式场合或活动中,作为领导者或代表走在队伍的最前面,起到引领或代表的作用。
“上厅行首”这个词汇源于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特别是在宫廷或贵族家庭中,用于描述在正式场合中走在最前面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缩小,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化和社交场合中仍然保留其原有的含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上厅行首”通常与地位、权威和礼仪相关联。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可能更多地用于描述在某个特定活动或场合中的领导角色。
这个词汇给人一种正式、庄重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宫廷礼仪或现代的重要活动。它传达了一种权威和领导力的形象。
在个人生活中,如果参与某个正式的活动或仪式,可能会遇到需要作为“上厅行首”的情况,比如在婚礼中作为伴郎或伴娘,或在某个社区活动中担任领导角色。
在诗歌中,可以将“上厅行首”用于描述一个英雄或领导者在历史关键时刻的引领作用:
他如“上厅行首”, 在风暴中引领航向, 星光下,他的步伐坚定, 为众人开辟希望之路。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穿着正式服装的人在宏伟的厅堂中走在最前面,背景音乐可能是庄重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营造出一种庄严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eading figure”或“front runner”,都表达了在某个活动或场合中的领导或引领作用。
“上厅行首”这个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特别是在描述领导角色和正式场合中的地位。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礼仪,并在适当的场合中准确地使用它。
自家姓李,夫主姓杜,所生一个女儿,是上厅行首杜蕊娘。
微臣燕青曾于宣和二年上元之夜~李师师家,得观太上道君皇帝,蒙赐御笔,赦臣万死。
1. 【上】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2.
【厅】
(形声。从广(yǎn),聽(tīng)声。厅是后起字,大约产生于唐代。古作“聽”。魏晋以来加“广”。本义:堂屋)。
同本义。
【引证】
《广韵》-厅,厅屋。 、 《洛阳名园记》-凉榭锦厅,其下可坐数百人。
3.
【行】
(会意。从彳,从亍。本义:走路,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行,人之步趋也。 、 《广雅》-行,往也。 、 《易·复》-中行独复。 、 《诗·邶风·击鼓》-我独南行。 、 《诗·小雅·大东》-行彼周行。 、 《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 、 蔡邕《独断》-天子以四海为家,故谓所居为行在所。 、 《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庄子·逍遥游》-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 《后汉书·列女传》-羊子尝行路。 、 《世说新语·自新》-行数十里。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与偕行。
【组词】
出行、 远行、 行三坐五、 行学、 行行、 行次
4.
【首】
(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汉书·天文志》-首,阳也。 、 《楚辞·九歌·国殇》-首身离兮心不惩。 、 《诗·卫风·伯兮》-愿言思伯,甘心首疾。 、 《诗·邶风·静女》-搔首踟蹰。 、 《战国策·燕策》-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 、 《聊斋志异·狼三则》-以刀劈狼首。
【组词】
昂首;叩首;搔首;首功、 首虏、 首枕其股、 首丘、 首身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