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9 15:4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9 15:46:16
敕身(chì shēn)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命令自己”或“自我约束”。它通常指的是通过自我命令或自我约束来达到某种目的或遵守某种规则。
在文学作品中,敕身可能用来描述一个人物通过自我约束来克服困难或达到高尚的道德境界。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哲学、伦理学或**中,可能会讨论自我约束的概念。
敕字在古代汉语中常指的命令或诏令,而身指自己。敕身**结合了这两个概念,形成了自我命令或自我约束的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自我约束和自律被视为重要的道德品质。敕身**这个词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个人通过自我约束来提升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敕身这个词给人一种严肃和庄重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自律、责任和自我提升。在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的语境中,这个词可能激发人们对自己行为的反思和改进。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敕身这个词来鼓励自己在面对诱惑或困难时保持自律,比如在决定是否要放弃锻炼时,我会提醒自己要敕身,坚持下去。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敕身:
晨曦微露,我敕身而起,
心怀坚定,步履不停。
自律之光,照亮前路,
敕身之力,助我攀登。
敕身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清晨的宁静和个人的冥想时刻。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清晨的阳光下静坐,进行自我反省。听觉上,可能是一段轻柔的冥想音乐,帮助人集中注意力,进行自我约束。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self-discipline”或“self-control”,它们都强调了自我约束和自律的概念。尽管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在不同文化中是相通的。
敕身这个词对我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提醒,它强调了自律和自我约束在个人成长和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词,我更加意识到自我控制对于实现目标和提升个人品质的关键作用。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重视自律的概念,并尝试在不同的语境中灵活运用敕身这个词。
1.
【敕】
(形声。从攴(pū),束声。本义:告诫,嘱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敕,诫也。 、 《虞书》-敕天之命。
【组词】
敕晓、 敕谕天下、 敕戒
2.
【身】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身,躬也。象人之形。 、 《论语·乡党》-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 、 王述之《经义述闻》-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 、 《诗·秦风·黄鸟》-人百其身。 、 《礼记·哀公问》-身也者,亲之枝也。 、 《礼记·祭义》-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 、 《孟子·告子下》-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 《楚辞·九歌·国殇》-身首离兮心不惩。 、 明·于谦《石灰吟》-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组词】
身边钱、 身品、 身伴、 身边人、 身首分离、 身殃、 身牖、 身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