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0:15
词汇“敕躬”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以下是对“敕躬”的分析:
“敕躬”一词由两个字组成:“敕”和“躬”。其中,“敕”通常指的命令或诏书,而“躬”则指身体或亲自。结合起来,“敕躬”可能指的是亲自下达的命令或诏书,强调命令的直接性和权威性。
由于“敕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几乎没有使用场景。在古代文献或历史记载中,可能会出现**亲自下达命令的描述,这时可能会用到“敕躬”这个词。
由于“敕躬”的使用场景极为有限,以下是一些假设性的例句:
“敕”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书写或记录,后来特指**的命令。“躬”字则一直指身体或亲自。两者结合的“敕躬”可能在古代文献中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
在古代社会,的命令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因此“敕躬”这个词体现了皇权的直接性和不可违抗性。
对于现代人来说,“敕躬”可能带来一种历史感和权威感,联想到古代皇权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由于“敕躬”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几乎不会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创作中,可以将“敕躬”用于描述古代皇宫中的场景,强调**命令的直接性和权威性。
结合古代皇宫的图像或古装剧中的场景,可以更好地理解“敕躬”的含义和背景。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敕躬”的词汇,因为它涉及到**古代皇权的特殊语境。
“敕躬”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皇权的特点。对于语言学者来说,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和文化。
1.
【敕】
(形声。从攴(pū),束声。本义:告诫,嘱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敕,诫也。 、 《虞书》-敕天之命。
【组词】
敕晓、 敕谕天下、 敕戒
2.
【躬】
(形声。从身,弓声。从“身”的字多与身体有关。本义:整个身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躬,身也。 、 《考工记·玉人》。按,琢为人形,信直躳曲。-信圭矦守之,躬圭伯守之。 、 《论语》。孔注:“直身而行。”-吾党有直躬者。 、 《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体也。”-躬腠胝无胈。 、 马中锡《中山狼传》-我鞠躬不敢息。 、 《汉书·元帝纪》-百姓愁苦,靡所错躬(指安身)。 、 诸葛亮《后出师表》-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组词】
躬体、 躬先士卒、 躬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