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36: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36:10
词汇“殷昌”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有限的资料中提取信息。
“殷昌”由两个汉字组成:
结合起来,“殷昌”可以理解为一个形容词,意指国家或社会繁荣昌盛,富裕兴旺。
由于“殷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文学、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很少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朝代的繁荣景象。
“殷”作为朝代名,源自**历史上的殷商时期,后来引申为富裕、丰盛。“昌”则一直有兴旺、繁荣的含义。两者结合的“殷昌”可能在古代文献中用来形容一个时期的繁荣。
在**传统文化中,繁荣昌盛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殷昌”这样的词汇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殷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联想到繁荣、富裕的景象,可能会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由于“殷昌”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它。但在讨论历史或社会发展时,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时期的繁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又绿江南岸,殷昌之景入画来。”
“殷昌”可能会让人联想到繁华的都市景象,热闹的市场,或者是欢快的音乐,代表着生机勃勃和活力四射。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找到类似的表达,如英语中的“prosperous and thriving”。
“殷昌”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体现了人们对繁荣昌盛的向往。在学*和使用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殷】
(会意。从殷从殳。本义:盛乐)。
【引证】
《说文》。按,殷者,舞之容,殳者,舞之器。-殷,作乐之盛称殷。 、 《公羊传·文公二年》-五年而殷祭。 、 《礼记·曾子问》-服除而后殷祭。 、 《仪礼·士丧礼》-月半不殷奠。 、 《易·豫》。王弼注:“用此殷盛之乐荐祭上帝也。”-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 《金史》-神其来思,时歆荐殷。
大。
【引证】
《广雅》-殷,大也;众也。 、 《庄子》-夫精,小之微也;郛,大之殷也。
【组词】
殷奠、 殷喜、 殷祭、 殷袔、 殷殷轸轸、 殷礼、 殷事
2.
【昌】
(会意。从日,从曰。本义:善,正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昌,美言也。 、 《书·大禹谟》-禹拜昌言。
【组词】
昌言、 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