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2: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2:13
词汇“名登鬼录”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字面意思是指某人的名字被记录在鬼的名单上,通常用来比喻某人已经去世或者即将面临死亡。这个成语含有一定的贬义,因为它暗示了不祥或不幸的命运。
“名登鬼录”字面意思是某人的名字被记录在鬼的名单上,比喻某人已经去世或即将面临死亡。
这个成语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迷信观念有关,古人认为鬼神有记录生死的名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用来比喻人的死亡,成为汉语中表达不幸或死亡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一个敏感且重要的话题。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敬畏和避讳,同时也体现了汉语中丰富的比喻和象征表达。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阴郁和悲伤的情感,让人联想到死亡和终结。在表达时,需要注意语境和对象,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或冒犯。
在日常生活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特定的文学或艺术创作中,它可以用来增强作品的情感深度和象征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名登鬼录”来描绘一个悲剧性的人物或**,增强诗歌的情感张力。
结合视觉艺术,可以使用暗色调和阴郁的氛围来表现“名登鬼录”的意象。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低沉和悲伤的旋律来传达这种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死亡或不幸的词汇或短语是普遍存在的。
“名登鬼录”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的成语,它在汉语中有着特定的使用场景和情感表达。了解和掌握这个成语,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汉语文化和语言的丰富性。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
1.
【名】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名,自命也。 、 《礼记·祭法》-黄帝正名百物。 、 《孟子》-名之曰幽厉。 、 《庄子·天运》-名公器也。 、 《乐府诗集》-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名之者谁。 、 《聊斋志异·促织》-自名“蟹壳青”。
【组词】
名品
2.
【登】
(象形。本义:上车)。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登,上车也。 、 《尔雅》-登,陞也。 、 《礼记·玉藻》-登车则有光矣。 、 《左传·庄公十年》-登轼而望之。
3.
【鬼】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人”字,上面象一个可怕的脑袋(非“田”字),是人们想象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鬼”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鬼”的字大多与迷信、鬼神有关。本义:迷信的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称之为“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鬼,人所归为鬼。 、 《礼记·祭义》-众生必死,死必归士,此之谓鬼。 、 《易·睽》-载鬼一车。 、 《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 、 《淮南子·本经》-苍颉作书鬼夜哭。 、 《楚辞·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林觉民《与妻书》-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
【组词】
鬼伯、 鬼雄、 鬼物、 鬼教
4.
【录】
(形声。从金,录声。本义:绿色金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録,金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