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1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15:34
词汇“审权”在汉语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它可能是一个组合词,由“审”和“权”两个字组成。为了深入学习和分析这个词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审权”可以理解为审查权力或审核权限的意思。在这里,“审”通常指的是审查、审核或审视,而“权”则指的是权力、权限或权利。结合起来,“审权”可能指的是对某项权力或权限进行审查或审核的行为或过程。
在不同的语境下,“审权”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由于“审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不明显。它可能是由“审”和“权”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用以表达特定的审查或审核权限的概念。
在强调法治和规范管理的社会背景下,“审权”这一概念尤为重要。它体现了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控制,以防止权力滥用。
“审权”可能让人联想到严谨、正式和权威的场景,如法庭、董事会会议或安全审查。它可能带来一种严肃和正式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可能不常遇到“审权”这一词汇,但在工作中,特别是在需要严格权限管理和审核的岗位上,这一概念非常重要。
在创作中,可以将“审权”融入到描述一个严格审查过程的场景中,如小说中的法律审查情节或企业内部的权限管理故事。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法官在审阅文件的场景,或者一个安全专家在检查系统权限的画面。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键盘敲击声或文件翻页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相关的概念如“审查权限”或“审核权力”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相应的表达。
“审权”这一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体现了对权力行使的监督和控制,是法治和规范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理解和描述相关场景。
1.
【审】
(会意。从宀番。宀房屋。番,兽足。屋里有兽足印,能仔细分辨。简体字从宀申声。本义:详究;考察)。
同本义。
【引证】
《荀子·非相》-审,谓详观其道也。 、 《吕氏春秋·察传》-闻而审,则为福矣。 、 《吕氏春秋·察今》-故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
【组词】
审时、 审物、 审形、 审决、 审机而行、 审别、 审势
2.
【权】
(形声。从木,雚(guàn)声。本义:黄花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权,黄华木也。从木,雚声。 、 《尔雅·释木》。又如:权舆(草木萌发的状态)-权,黄英。 、 《诗·秦风·权舆》-于嗟乎,不承权舆。 、 《大戴礼记·诰志》-于时冰泮发蛰,百草权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