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2:54
词汇“旨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用法出发。
“旨义”可以理解为“主要的意思”或“核心的含义”。它强调的是某个概念、文本或言论的中心思想或根本目的。
“旨义”由“旨”和“义”两个字组成。“旨”通常指意图、目的,“义”指意义、道理。在古代文献中,“旨义”可能被用来指代**的旨意或经典的根本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旨义”可能与儒家经典的学和解读有关,强调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旨义”给人一种深邃、严肃的感觉,它要求读者或听者进行深入思考,理解事物的本质。
在学术讨论中,我曾使用“旨义”来概括一篇论文的主要贡献,帮助听众快速抓住论文的核心内容。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独酌,思其旨义,人生如梦,何须多言。”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深邃的星空图,象征着探索“旨义”的过程;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深沉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它们往往富有深刻的旨义。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essence”或“core meaning”,它们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事物的根本或核心。
“旨义”是一个强调深度和本质的词汇,它在学术和严肃的讨论中非常有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达复杂概念的核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帮助我们深入思考和有效沟通。
1.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