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9:50: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9:50:42
扬旗 的字面意思是指举起或挥动旗帜。基本含义通常与展示、宣告或庆祝有关,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或仪式中。
“扬旗”一词在中文中历史悠久,源自古代军事和仪式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各种庆祝和展示场合。
在**文化中,“扬旗”常常与国家庆典、军事仪式和体育赛事相关联,象征着团结、胜利和荣誉。
“扬旗”给人以庄严、激动和自豪的情感反应。它常常与重要的历史时刻和集体记忆联系在一起。
在大学的一次国庆活动中,我亲眼目睹了学生们扬旗庆祝,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国家的凝聚力和年轻人的爱国情怀。
诗歌:
在晨曦中扬旗,
宣告新日的到来,
每一缕风,
都是希望的歌。
想象一幅画面:晨光中,一群人挥动着鲜艳的旗帜,背景是壮丽的山川,耳边是激昂的音乐,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力量和美感。
在英语中,“扬旗”可以对应为“hoist the flag”或“wave the flag”,虽然在不同文化中具体含义和使用场合可能有所不同,但都与展示和庆祝有关。
“扬旗”是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和情感内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沟通的深度和广度。
1.
【扬】
(形声。从手,昜(yáng)声。金文字形,像用双手举起“玉”,是会意字。本义:高举)。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扬,飞举也。 、 《小尔雅》-扬,举也。 、 《礼记·檀弓》-杜篑洗而扬觯。 、 《礼记·乡饮酒义》-盥洗扬斛。 、 《仪礼·乡射礼》-南扬弓。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扬其波。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扬鞭语曰。 、 清·姚鼐《登泰山记》-大风扬积雪。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扬帆去。
【组词】
扬楫、 扬袂、 扬眉、 扬旌、 扬麋、 扬觯、 扬鞭、 扬臂、 扬徽、 扬刃
2.
【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旗,熊旗五游,以象罚星,士卒以为期。 、 《广雅》-熊虎曰旗。 、 《周礼·春官》-师都建旗。 、 《周礼·司常》-熊虎为旗及国之大阅。 、 《曹刿论战》-望其旗靡。
泛指各种旗帜。
【引证】
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 《礼记·月令》-以为旗章。 、 《管子·兵法》-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
【组词】
旗纛、 旗牌、 旗鼓、 旗头、 旗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