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8:49
旨意:这个词通常指的是意图、目的或主旨。它强调的是某人或某事背后的深层目的或主要意图。
“旨意”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的是**的命令或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扩展到泛指任何形式的意图或目的。
在文化中,“旨意”常常与权威和命令联系在一起,尤其是在古代,的旨意是不可违抗的。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更多地用于表达个人的意图或计划。
“旨意”这个词给人一种正式和严肃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深思熟虑的计划和目标。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带有一种神秘或不可预测的色彩。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需要明确表达自己旨意的情况,比如在团队项目中,清晰地传达我的意图和目标,以确保团队成员的理解和合作。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旨意”:
月光下,他的旨意如影随形,
在寂静的夜里,悄悄编织着梦。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智者在沉思,周围环绕着古老的书籍,象征着深邃的旨意。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深沉的古典音乐,如巴赫的作品,传达出一种庄严和深邃的旨意。
在英语中,“旨意”可以对应为“intent”或“purpose”。在不同的文化中,这些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意图和目的的重要性。
“旨意”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们理解和传达深层的意图和目的。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意识到这个词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的多样性和重要性。
1.
【旨】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象“匕”(bǐ)即匙形,下面是口,以匙入口,表示味道好。”“口”隶变为“日”。《说文》:“从甘,匕声。本义:味美)。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旨,美也。从甘,匕声。 、 《诗·鲁颂·泮水》-既饮旨酒。 、 《仪礼·乡饮礼》-告旨。 、 《礼记·学记》-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组词】
旨甘、 旨味、 旨肴
2.
【意】
(会意。从心从音。本义:心志。心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意,志也。 、 《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心之所谓意。 、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 汉·贾谊《过秦论》-通其意。 、 晋·陶渊明《饮酒》-中有真意。 、 明·魏禧《大铁椎传》-不快我意。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无意则已。 、 《齐民要术》-蔡伦立意造纸。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其意深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