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4:31: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4:31:59
果干儿:指经过脱水处理的水果,通常是为了延长保存期限或便于携带食用。果干儿保留了水果的天然甜味和部分营养成分,但水分大大减少。
果干儿的制作历史悠久,早在古代,人们就发现通过脱水可以延长水果的保存时间。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果干儿的种类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
在某些文化中,果干儿是节日或特殊场合的传统食品,如在中东地区,椰枣干是重要的节日食品。
果干儿常让人联想到自然的甜味和旅行的便携性,给人以温馨和便利的感觉。
在长途旅行中,我常常携带一些果干儿作为补充能量的零食,它们不仅美味,还能提供必要的营养。
在诗歌中,果干儿可以被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
岁月如刀,削去了鲜嫩的果皮, 留下的,是那风干的记忆,甜而不腻。
看到果干儿,可能会联想到阳光下的果园和干燥的风声,听到果干儿在口中咀嚼时的脆响。
在不同文化中,果干儿的种类和食用*惯各异。例如,**的柿饼、美国的蔓越莓干、土耳其的无花果干等,各有特色。
果干儿作为一种食品,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文化和语言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了解果干儿的各个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简单却多面的词汇。
1.
【果】
(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果,木实也。 、 《易·说卦》-艮为果蓏。 、 《周礼·场人》。张晏曰:“有核曰果,无核曰蓏。”臣瓒曰:“在地曰蓏,在树曰果。”-而树之果蓏,珍异之物。 、 《素问·藏器法时论》。注:“谓桃李杏栗枣也。”-五果为助。 、 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 明·刘基《卖柑者言》-杭有卖果者,善藏柑。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
【组词】
果布、 果馔、 果谷、 果正、 果桌、 草果;荚果;浆果;果瓜、 果茹、 果隋、 果蔗
2.
【干】
(形声。从木,倝(gàn)声。本义:筑墙板。筑土墙时两边所用的木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俗作幹。按,植于两边者曰榦,植于两端者曰楨。散文则亦通称也。古筑墙先度其广,轮乃树楨,榦,继施横板于两边,榦内以绳束榦,实土筑之。一板竣则层累而上,五板为堵。-榦,筑墙端木也。 、 《左传·宣公十一年》-平板榦,称畚筑。 、 《三国志·陆凯传》-姚信、楼玄,…皆社稷之桢干,国家之良辅。
【组词】
榦楨
3.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