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31
没底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没有底部,即某物没有支撑或基础的部分。在基本含义上,它可以用来形容物体没有底部,或者比喻性地表示某人对某事没有把握、没有信心,或者对某事的真相、结果不清楚。
“没底”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没”和“底”两个字组成,表示没有底部。在语言演变中,它从描述物理状态的词汇扩展到了比喻性的用法,用来形容人的心理状态或对事物的认知状态。
在**文化中,“没底”常常与深邃、神秘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如“没底洞”常用来形容深不可测的地方或事物。在社会交往中,表达对某事“没底”也反映了人们对未知或不确定性的普遍担忧。
“没底”这个词汇给人带来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涉及到不确定性、缺乏信心和恐惧。联想上,可能会想到深渊、未知和危险。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重要的考试前感到心里“没底”,这种感觉让我更加努力复*,以消除不确定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幕下的湖面,静谧如镜,深邃没底,映照着星辰的秘密。”
视觉上,“没底”可能让人联想到深蓝色的海洋或深邃的夜空。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深海中传来的低沉声音或夜晚的寂静。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ottomless”,用来形容没有底部的事物,或者比喻性地表示深不可测。
“没底”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从描述物理状态到表达心理感受,它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
1.
【没】
(会意 表示入水有所取。本义:沉没水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没,沉也。 、 《庄子·列御寇》-其子没于渊。 、 《荀子·议兵》-若赴水火,入焉焦没耳。 、 《庄子·大宗师》-梦为鱼而没于渊。 、 《世说新语·自新》-或浮或没。 、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浅草才能没马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水不没顶。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没水而死。
【组词】
沉没、 淹没、 没胫、 没不煞、 没溺、 洪水没过了大坝;没漂、 没石
2.
【底】
(形声。从广(yǎn),氐(dǐ)声。本义:止住;停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底,止居也。 、 《左传·昭公元年》-勿使有壅蔽湫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