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4:17
词汇“故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古老或文言文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故”通常指旧的、过去的,而“典”则指经典、规范或典籍。因此,“故典”可以理解为旧的经典或古代的典籍。
“故典”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指古代的经典文献或典籍,尤其是那些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的书籍。
“故典”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故”和“典”都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故典”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特定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仍然保留其重要性。
在**传统文化中,故典具有极高的地位,它们被视为传承文化和智慧的重要载体。研究故典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文化传统的尊重和继承。
提到“故典”,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的沉淀以及对传统的尊重。这个词汇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古代智慧的敬畏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在个人学*和研究中,接触和研究故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例如,通过阅读《史记》、《资治通鉴》等故典,可以深入了解古代的历史和人物。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故典”来营造一种古典和历史的氛围。例如:
在故典的页边,
时光轻轻翻阅,
历史的尘埃,
在字里行间飘落。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古籍的插图,展示古代的书写和装帧艺术。结合音乐,可以选择古琴或古筝的音乐,营造一种古典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ancient texts”或“classical literature”,它们都指代古代的文献和经典作品。
“故典”这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在学术和文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代表了对历史的尊重,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故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和传达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典】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本义:重要的文献、典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谓从册,从大,古文从古文册。-典,五帝之书也…庄都说,典,大册也。 、 《尔雅·释言》-典,经也。 、 《易·系辞》-不可为典要。 、 《左传·昭公十二年》-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 《左传·昭公十五年》-司晋之典籍。 、 丘迟《与陈伯之书》-不远而复,先典攸高(重贵)。 、 《后汉书·张衡传》-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组词】
药典;字典;释典、 法典;佛典;引经据典;典志、 典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