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4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45:43
“却还”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却”和“还”。在现代汉语中,“却”通常表示转折或对比,而“还”则表示仍然、依旧或继续。结合起来,“却还”可以理解为在某种转折或对比的情况下,某事物或状态仍然保持不变。
“却”和“还”都是古汉语词汇,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汉语中,“却”常用于表示后退或拒绝,而“还”则表示返回或继续。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两个词的用法逐渐扩展,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却还”。
在中华文化中,“却还”常用于表达坚韧不拔或意外的持续性。这种表达方式体现了**人对于坚持和意外情况的认知和态度。
“却还”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惊讶或敬佩。它强调了在逆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在许多文化和社会中都被视为美德。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老人,尽管年事已高,却还坚持每天读书和写作。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却还”来表达一种意外的持续性: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他却还坚守着那份初心。
风雨兼程,不曾言弃,
他的故事,如诗如画。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老人在寒冷的冬日里坚持晨练的场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通过视觉和听觉传达出来。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till”或“yet”与转折词结合,如“although he is old, he still runs every day.”
“却还”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词汇,它不仅表达了转折和持续性,还体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却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况。
1.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退也”。-却,节欲也。 、 《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 、 《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 、 《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 、 《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 、 《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 、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持璧却立。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组词】
退却、 却走、 却还、 却避、 却归、 却略、 却去、 却生、 却立
2.
【还】
(形声。从辵(chuó,表示与行走有关),瞏(huán)声。本义:返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还,復也。 、 《尔雅·释言》-还,返也。 、 《诗·小雅·何人斯》-还而不入。 、 《左传·僖公三十年》-吾其还也。 、 《资治通鉴》-势还不远,可先为起第。 、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还部白府君。(回到府里报告太守。府君,太守。) 、 《乐府诗集·木兰诗》-送儿还故乡。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 、 《后汉书·列女传》-复还终业。 、 清·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自南海还。
【组词】
还首、 还云、 还函、 还转、 还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