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0:42: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0:42:00
望乡馆: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眺望故乡的馆舍”。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供人怀念故乡、眺望远方的地方,可能是一个建筑、一个景点或者一个象征性的场所。
望乡馆的词源可能与古代的“望乡台”有关,后者是古代边塞或战场上供士兵眺望家乡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推移,望乡馆逐渐演变成一个更广泛的概念,用于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思念。
在文化中,望乡馆常常与乡愁、离别和思乡之情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亲人的思念。
望乡馆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温馨、怀旧和感伤。它让人联想到家乡的美景、亲人的笑容和童年的记忆。
在我的生活中,望乡馆常常出现在我对家乡的回忆中。每当我远离家乡,心中总会浮现出那个熟悉的景象,仿佛我就在望乡馆前眺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望乡馆:
月下望乡馆,
星光点点映窗前。
梦中故乡景,
一缕乡愁绕心间。
望乡馆的视觉联想可能是一个古老的建筑,有着斑驳的墙壁和远眺的窗口。听觉联想可能是风吹过窗棂的声音,或者是远处传来的乡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望乡台”或“思乡之地”,它们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都有着类似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望乡馆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望乡馆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乡愁的深刻内涵和文化价值。
1.
【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臣”象眼睛,下面是“壬”(tǐng)。象一个人站在土地上远望。小篆又加“月”字,表望的对象。本义:远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此字疑当训远视也。-望,出亡在外望其还也。 、 《玉篇》-望,远视也。 、 《礼记·内则》。注:“望视,远视也。”-豕望视而交睫腥。 、 《庄子·胠箧》-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 、 《庄子·天运》-望之而不能见也,逐之而不能及也。 、 《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 《韩非子·喻老》-扁鹊望桓侯。 、 唐·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风烟望五津。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潭西南而望。
【组词】
望台、 望楼、 望阙、 望乞、 望国、 望睹、 望乡、 望祭、 望拜、 望祀、 望眼
2.
【乡】
(会意。据甲骨文,像二人对食形。“‘鄉’和‘饗’原本是一字…整个字像两个人相向对坐,共食一簋的情状。本义是用酒食款待别人,是“饗”的古字)。
“乡”假借为行政区域名。
【引证】
《说文》-乡,国离邑民所封乡也。啬夫别治封圻之内六乡六卿治之。 、 《周礼·大司徒》。注:“万二千五百家。”-五州为乡。 、 《广雅》-十邑为乡,是三千六百家为一乡。 、 《礼记·王制》-习乡尚齿。 、 《庄子·逍遥游》-行比一乡。 、 《左传·庄公十年》-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
【馆】
(形声。从食,官声。“馆”,供宿供膳,所以从“食”。它的异体字作“舘”,说明“馆”属于房舍一类。本义:高级客舍,宾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馆,客舍也。 、 《周礼·遗人》-五十里有市,市有候馆。候馆有积。 、 《诗·郑风·缁衣》-适子之馆兮。 、 《诗·大雅·公刘》-于豳斯馆。 、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师三日馆谷。 、 《左传·昭公元年》-楚公子围聘于郑,…将入馆。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馆人、 馆客、 馆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