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0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09:22
词汇“却退”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却”通常表示转折或否定,而“退”表示向后移动或撤退。如果我们将“却退”理解为一个组合词,它可能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本应前进或继续,但实际上却选择了后退或撤退。
由于“却退”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由“却”和“退”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转折和撤退的含义。
在强调勇敢和坚持的文化背景下,“却退”可能被视为负面或不受欢迎的行为。在鼓励谨慎和策略调整的环境中,它可能被视为一种合理的决策。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重要考试或面试前感到紧张,最终选择“却退”的经历,这种选择可能会带来复杂的情感体验。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却退”来描绘一种内心的挣扎和外在的矛盾,如:
在黎明的曙光中,
他本应迈步向前,
却退入了昨夜的阴影。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back off”或“withdraw”来表达类似的含义。
“却退”作为一个组合词,虽然在日常使用中不常见,但它能够有效地表达在预期行动中的突然改变或撤退。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1.
【却】
(形声。本作“却”,俗字作“却”。从卩,谷(què)声。卩(jié),象人下跪的样子,即腿骨节屈曲的样子。从“卩”与脚的活动有关。本义: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退也”。-却,节欲也。 、 《考工记·梓人》-却行仄行。 、 《庄子·人间世》-吾行却曲。 、 《战国策·秦策》-怒战栗而却。 、 《仪礼·既夕礼》-却下而载之。 、 《楚辞·愍命》-却骐骥以转运兮。 、 《史记·魏公子列传》-北救赵而却秦。 、 、 《史记·廉颇蔺相列传》-持璧却立。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曳笏却立。
【组词】
退却、 却走、 却还、 却避、 却归、 却略、 却去、 却生、 却立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