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0:39: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0:39:40
正视:字面意思是指正面看,直视,不回避。基本含义是指认真对待,不逃避或忽视问题或现实。
正视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正”和“视”两个字组成,其中“正”表示正面、直接,“视”表示看。在古代汉语中,“正视”已有使用,现代汉语中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一致。
在**文化中,正视常与勇气和责任感联系在一起,鼓励人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在社会背景下,正视问题被视为成熟和负责任的表现。
正视给人以坚定和勇敢的情感反应,联想至人们在面对困难时不退缩的形象。它鼓励人们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个人经历中,正视帮助我面对学业和职业上的挑战,使我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正视”来表达面对生活的态度:
正视风雨,不畏前路崎岖, 心中有光,照亮每一步。
正视可以联想到一个人坚定地看着前方,眼神中透露出不屈不挠的决心。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鼓励人心的演讲或音乐。
在英语中,“正视”可以对应为“face”或“confront”,在不同文化中,面对问题和挑战的态度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正视是一个鼓励人们勇敢面对现实和问题的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有勇气和责任感,不回避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通过正视,我们可以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