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4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48:45
正装:指正式场合下穿着的服装,通常包括西装、领带、衬衫、正装鞋等,以体现庄重和正式感。
正装一词源于对正式场合着装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正装的定义和样式也在不断演变,但始终保持其正式和庄重的特点。
在许多文化中,正装是尊重和礼仪的体现,尤其在商务和正式社交场合。它不仅代表个人形象,也反映了社会对正式场合的重视。
正装给人以正式、庄重、专业的印象,常与成功、尊重和权威联系在一起。穿着正装时,人们往往会感到更加自信和严肃。
在参加重要面试时,我选择了一套深色的正装,这让我感到更加自信和专业,最终成功获得了工作机会。
在诗歌中,正装可以被用来象征成熟和责任:
他穿上正装,如同披上成熟的盔甲, 每一步都踏出责任的重量。
正装常与整洁的线条、深沉的颜色和皮鞋的响声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正式和有序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在不同文化中,正装的定义和样式有所不同。例如,西方的正装通常包括西装和领带,而在某些亚洲文化中,传统的正装可能包括中山装或和服。
正装不仅是着装的一种形式,更是文化和社会礼仪的体现。它在不同语境和场合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影响着人们的形象和交流。通过对正装的学*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在不同场合下的着装要求,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交能力。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装】
(形声。从衣,壮声。本义:行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装,裹也。 、 《史记·郦生陆贾传》-橐中装。 、 张衡《思玄赋》。注:“束也。”-简元辰而俶装。 、 《文选·傅毅·舞赋》-顾形影,自整装。 、 《战国策·齐策四》-于是约车治装,载卷契而行。 、 《战国策·燕策》-为装遣荆轲。
【组词】
装囊、 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