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2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23:33
友好:形容词,指态度和蔼可亲,关系和睦,没有敌意。通常用来描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或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
“友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由“友”和“好”两个字组成。在古代,“友”指朋友,“好”指美好,合起来即指朋友之间的美好关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更广泛的人际关系和国家关系中。
在文化中,“友好”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在国际关系中,也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
“友好”一词给人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联想到阳光、微笑和和谐的氛围。它鼓励人们以积极的态度去建立和维护人际关系。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总是对人友好的邻居,他的友好态度让我们的社区关系更加和谐。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友好”:
阳光洒满小径,
友好的微笑在风中飘荡,
每一朵花都绽放着和谐的旋律,
在这友好的世界里,
我们共同编织着美好的梦。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孩子在阳光下友好地分享玩具,背景音乐是轻快的旋律,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温馨和快乐。
在英语中,“friendly”是“友好”的对应词汇,用法相似,但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对友好的理解和表达可能会有细微的差异。
“友好”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在语言表达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在文化和社会交往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学*和使用“友好”,我更加意识到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努力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一美德。
1.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2.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