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55:54
“友恭”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友”表示朋友或友好,“恭”表示恭敬或尊重。结合起来,“友恭”通常指的是朋友之间相互尊重和友好的态度。
在文学作品中,“友恭”可能用来描述人物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正式或文雅的交流中,它可以用来表达对朋友的尊重和友好。在专业领域,如商务或外交,这个词可以用来强调合作伙伴之间的友好和尊重。
同义词:友好、尊重、敬重、谦恭 反义词:敌对、轻蔑、不敬、傲慢
“友”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两个人并肩行走,象征着朋友关系。“恭”字则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表示对人的尊敬。这两个字结合形成的“友恭”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友谊和尊重的重视。
在**传统文化中,“友恭”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观念,强调在人际关系中保持友好和尊重。这种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尤为突出,被视为社会和谐的基础。
“友恭”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暖和正面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美好的友谊。它鼓励人们在交往中保持谦逊和尊重,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个团队项目中体验到“友恭”的重要性。当我们每个人都以友好的态度相互尊重时,团队的合作效率和氛围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友恭”:
春风拂面,友恭相随,
心怀敬意,共赏花开。
想象一幅画面:两个朋友在花园中漫步,彼此微笑,互相倾听,这幅画面传达了“友恭”的氛围。音乐上,可以选择一首轻柔的钢琴曲,让人联想到温馨和谐的友谊。
在英语中,“友恭”可以对应为“friendly respect”或“cordial respect”,虽然这些表达不如“友恭”简洁,但传达了相似的友好和尊重的含义。
“友恭”这个词深刻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友谊和尊重的重视。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友恭”有助于我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促进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欣赏这个词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情感意义。
1.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2.
【恭】
(形声。从心,共声。本义:恭敬,谦逊有礼)。
同本义。
【引证】
《诗·大雅·皇矣》-密人不恭,敢距大邦。 、 《尔雅》-恭,敬也。 、 《礼记·曲礼上》疏-何胤云,在貌为恭,在心为敬,何之所说,从多举也。 、 《论语·颜渊》-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 、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执辔愈恭。
【组词】
恭默、 恭倨、 恭恪、 恭敬、 恭和、 恭逢其盛、 恭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