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34: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34:25
游仙诗:游仙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主要描绘诗人游历仙境、与神仙交往的幻想情景。这类诗歌通常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
在文学中,游仙诗常出现在道教文化浓厚的作品中,如《列仙传》、《神仙传》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学或道教文化时会被提及。在专业领域,如文学研究、道教研究中,游仙诗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
同义词:仙游诗、仙境诗 反义词:尘世诗、现实诗
同义词“仙游诗”和“仙境诗”都强调了诗歌内容的超凡脱俗,而反义词“尘世诗”和“现实诗”则指向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诗歌。
游仙诗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道教文化,特别是对长生不老和仙境的向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诗歌体裁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在**古代,游仙诗反映了人们对超脱尘世、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这种诗歌体裁在道教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游仙诗常常带有一种神秘和超脱的情感,让人联想到飘渺的云雾、奇幻的仙境和悠远的音乐。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向往。
在我的生活中,游仙诗常常出现在我对古代文学的研究中。我曾在一篇论文中探讨了游仙诗在唐代文学中的影响,这让我对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创作一首现代诗时,我尝试融入游仙诗的元素,描绘了一个现代人在梦中游历仙境的情景,以此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游仙诗的视觉联想可能是飘渺的云海、奇异的仙山和神秘的仙人。听觉联想可能是悠扬的仙乐和神秘的咒语。
在西方文学中,类似的体裁可能是描绘天堂或神界的诗歌,如但丁的《神曲》。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都表达了人们对超凡世界的向往。
游仙诗作为一种独特的诗歌体裁,不仅反映了古代*人的精神追求,也展现了文学创作的多样性。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游仙诗的概念,有助于我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仙】
(会意。本作“僊”。右边的意思是人爬到高处取鸟巢,加上“人”旁,表示人升高成仙。隶书作“仙”,表示仙人多住在高处。本义:仙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僊,长生迁去也。 、 《汉书·郊祀志》-求僊人羡门之属。 、 《列子·黄帝》。注:“仙寿考之迹。”-仙圣为之臣。
3.
【诗】
(形声。从言,寺声。本义:诗歌)。
同本义。
【引证】
《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 《说文》-诗,志也。 、 《国语·鲁语》-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 、 《周礼·大师》。毛诗序,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教六师,曰风,曰赋,曰比,曰典,曰雅,曰颂。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组词】
诗筒、 诗瓢、 诗友、 诗虎、 诗流、 诗案、 诗眼、 诗债、 诗传、 诗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