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9:18: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18:13
词汇“友声”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友”和“声”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友声”字面意思是指朋友的声音或朋友的言论。基本含义是指来自朋友的亲切、友好的声音或言论,通常带有积极的情感色彩。
“友声”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构成部分“友”和“声”在汉语中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友声”这个词汇可能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
在**文化中,朋友之间的关系被赋予了很高的价值,因此“友声”这个词汇也常常被用来强调朋友之间的重要性和亲密性。
“友声”通常会让人联想到温馨、亲切和信任。它可能会唤起人们对美好友谊的回忆,或者对未来友谊的期待。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听到老朋友的声音,总能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安心和愉悦,这种感觉就像是听到了“友声”。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友声如梦,岁月静好,友谊长存。”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月光下,两个人坐在窗边,轻声交谈,这就是“友声”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friendly voice”或“companion's voice”来表达类似的情感。
“友声”这个词汇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在表达友情时更加生动和富有情感。通过对“友声”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汉语中关于友谊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1.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
2.
【声】
(形声。从耳,殸(qìng)声。“殸”是古乐器“磬”的本字,“耳”表示听。本义:声音;声响)。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声,音也。 、 《礼记·乐记》-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虞书》-声依永律和声。 、 《礼记·郊特牲》-凡声阳也。 、 《诗·齐风·鸡鸣》-苍蝇之声。 、 《诗·小雅·车攻》-有闻无声。 、 柳宗元《永州八记》-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 《孟子·梁惠王下》-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
【组词】
声叉、 声嘶、 声如洪钟、 声振林木、 声动梁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