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2:03: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2:03:55
德重恩弘 是一个汉语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德、重、恩、弘。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德行深厚,恩惠广大。其中,“德”指的是道德、品德;“重”表示深厚、重要;“恩”指的是恩惠、好处;“弘”则意味着广大、宽广。综合起来,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并且对他人施以广泛的恩惠。
在文学作品中,德重恩弘 常用来赞扬那些品德高尚、乐于助人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那么常用,但在正式的演讲或文章中,它是一个有力的表达方式。在专业领域,如伦理学或社会学,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讨论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
同义词:德高望重、恩深义重、德厚流光 反义词:德*能鲜、恩断义绝、****
德重恩弘 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道德和恩惠的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变化,但它所表达的核心意义——即对高尚品德和广泛恩惠的赞扬——始终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德重恩弘** 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一个人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还要对社会有所贡献。
这个成语给人以正面、积极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那些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人物。它鼓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帮助他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赞扬那些无私帮助他人的人时使用这个成语。例如,当朋友在困难时刻伸出援手,我可能会说:“你的德重恩弘,真是让人敬佩。”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德重恩弘映日月,
心怀天下济苍生。
无私奉献传千古,
人间正道是沧桑。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老人在社区中心无私地帮助他人,周围的人们都对他表示敬意。这样的场景可以很好地体现德重恩弘的含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 man of great virtue and benevolenc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赞扬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广泛恩惠的人。
德重恩弘 这个成语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扬,也是对社会责任的一种呼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不应忘记对社会的贡献。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成语是一个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更有力地表达对高尚品德和广泛恩惠的赞扬。
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1.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2.
【重】
(会意兼形声。金文字形,从东,从壬(tǐng),东亦声。壬,挺立。东,囊袋。人站着背囊袋,很重。《说文》:“重,厚也。”徐锴:“壬者,人在土上,故为厚也。”本义:分量大,与“轻”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重,厚也。从王,東声。王者安土不迁之意。 、 《易·系辞》。虞注:“坤为重。”-引重致远。 、 《孟子》-权然后知轻重。 、 《战国策·齐策四》-重币也。 、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重于九鼎。 、 唐·杜甫《春夜喜雨》-花重锦官城。
【组词】
重器、 重绢、 军令重于山;沉重、 笨重、 过重、 重负荷;重囚、 重孝
3.
【恩】
(形声。从心,因声。本义:恩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恩,惠也。 、 《礼记·丧服四制》-恩者,仁也。 、 《韩非子·用人》-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 、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4.
【弘】
(形声。从弓。厶(gōng)声。本义:弓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弘,弓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