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46: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46:06
词汇“德道”在中文语境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其可能的含义和语境出发。
“德道”可以理解为“道德”或“德行”与“道路”或“方法”的结合。字面意思可能是指通过道德行为来达到某种目标或遵循某种原则。
由于“德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被用来形容一种高尚的行为准则或生活方式。在口语中,它可能不太常见,除非在特定的讨论道德或哲学话题的场合。
“德道”可能是由“德”和“道”两个汉字组合而成,其中“德”指道德、品德,“道”指道路、方法或原则。这个词可能没有悠久的历史,而是在现代汉语中由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传统文化中,“德”和“道”都是重要的概念。儒家文化强调“德”的重要性,而道家文化则强调“道”的自然和无为。因此,“德道”可能被理解为结合了儒家和道家思想的一个概念。
“德道”这个词可能会给人带来正面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涉及到道德和正直的行为。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高尚的品质和正确的生活方式。
由于“德道”不是一个常用词汇,我在生活中很少遇到与它直接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然而,它可能会在讨论道德哲学或个人修养时被提及。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德道”来表达对高尚行为的赞美:
在纷扰的世界中,我追寻德道,
以心灵的纯净,照亮前行的路。
由于“德道”涉及到道德和原则,它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宁静的山水画或悠扬的古琴音乐,这些都与**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相契合。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德道”的词汇,但类似的道德和原则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德道”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结合了道德和原则的概念,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有一定的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思想体系。
1.
【德】
(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德,升也。 、 《易·剥》虞本。按,与剥庐对文。登也,升。君子以顺德,亦本字。-君子德车。
2.
【道】
(形声。从辵(chuò),首声。本义:供行走的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道,所行道也。 、 《尔雅》-一达谓之道。 、 《易·履》-道坦坦。 、 《周礼·地官·遂人》。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老子》五十三章-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 、 《史记·项羽本纪》-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 《山海经·海外北经》-道渴而死。 、 《史记·陈涉世家》-今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组词】
大道,问道于盲;要道;人行道;车道;康庄大道;道友、 道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