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5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4:23
词汇“十旬”在中文里并不常见,它主要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尤其是在描述时间周期时。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对“十旬”进行分析:
“十旬”字面意思是指十天。在古代中国,一旬通常指的是十天,因此“十旬”即十天。
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十旬”可能用来描述一个较短的时间周期,如《诗经》中有“十旬九雨”的描述,意指连续下了很多天的雨。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已经很少使用,更多地被“十天”所替代。
“旬”字在甲骨文中已有出现,原意是指时间的循环,后来固定为十天为一个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十旬”这个词汇在日常语言中逐渐被更简单的“十天”所取代。
在中国古代,时间的计算和描述往往与农业活动紧密相关,因此“十旬”这样的时间单位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和时间观念。
对于现代人来说,“十旬”可能带有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因为它与古代文化和文学紧密相连。
在现代生活中,“十旬”几乎不再使用,因此很难有具体的个人应用经历。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利用“十旬”的古风韵味来营造特定的氛围,例如:“在这十旬的雨季,古城墙上的青苔愈发浓密。”
由于“十旬”与古代文化相关,可以联想到古代建筑、服饰等视觉元素,以及古琴、古筝等传统乐器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十旬”的词汇,但都有描述十天的时间单位。
“十旬”作为一个古代时间单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时间观念和文化特色。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的演变。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旬】
(会意。从勹(bāo)日。甲骨文,上为交叉记号,表示由此开始,后来引长内曲,表示回环周遍。金文又加“日”。本义:十日。古代天干纪日,每十日周而复始,称一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旬,徧也。十日为旬。 、 《易·丰》-虽旬玄咎。 、 《书·尧典》-三百有六旬有六日。 、 《周礼》-旬终则令正日成。 、 《仪礼·少牢礼》-筮旬有一日。 、 《礼记·曲礼》-旬之外曰远某日。 、 《韩非子·初见秦》-围梁数旬,则梁可拔。
【组词】
兼旬、 旬期、 旬修、 旬首、 旬浃、 旬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