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57: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57:59
十方 是一个汉语词汇,源自术语,字面意思是“十个方向”。在中,十方指的是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这十个方向,象征着宇宙的全面性和无限性。
十方 的词源直接来自经典,用以描述宇宙的十个方向。随着在的传播,这个词汇逐渐被汉语吸收,并在文学和领域中广泛使用。
在**文化中,十方象征着宇宙的完整性和无限性,是修行者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在社会背景中,十方也常被用来形容影响力广泛或视野开阔的人或事物。
十方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宏大、神秘和宁静的情感反应。它让我联想到广阔的宇宙和深邃的内心世界,激发我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层次思考。
在我的生活中,十方这个词常出现在我对*文化的学和思考中。它帮助我理解**的宇宙观和修行理念,也启发我在日常生活中追求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思考。
诗歌:
在十方的边际,
我寻找心灵的归宿。
星辰指引着方向,
在无尽的宇宙中,
我找到了自己的净土。
视觉:想象一幅画面,一个修行者在高山之巅,面向十方,双手合十,周围是云雾缭绕的景象,象征着对宇宙的敬畏和内心的宁静。
听觉:可以是一段宁静的**音乐,伴随着钟声和诵经声,营造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和文化中,如梵语中的“दशदिश”(Daśa-diśa),也有类似的表达,用于描述**宇宙观中的十个方向。
十方 这个词在*文化中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不仅描述了宇宙的十个方向,也象征着修行者追求的完整性和无限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十方这个词启发我思考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深远的意义,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化的丰富内涵。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