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3:2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27:52
幽静:形容词,指环境安静而深远,有一种宁静、隐秘的特质。它通常用来描述自然环境,如森林、山谷、湖泊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造环境,如庭院、图书馆等。
“幽静”由“幽”和“静”两个字组成。“幽”字古汉语中指深远、隐秘,而“静”字则指安静、没有声音。两个字结合,形成了“幽静”这个词汇,强调环境的深远和安静。
在**文化中,“幽静”常与自然、山水、隐逸等概念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平静和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加向往和珍惜“幽静”的环境。
“幽静”这个词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远离喧嚣的自然环境,有助于缓解压力和焦虑。它也常常与冥想、沉思等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有一次去山中徒步,走进了一个幽静的山谷,那里的宁静和清新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和愉悦。这种体验让我更加珍惜自然环境中的“幽静”。
诗歌: 幽静的山谷中, 溪水潺潺,鸟鸣悠扬。 心随风飘, 在这宁静的时光。
在英语中,“serene”和“tranquil”可以与“幽静”相对应,都强调环境的宁静和平和。然而,“幽静”在中文中更多了一层深远和隐秘的意味,这是英文词汇所不具备的。
通过对“幽静”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它不仅是一个形容词,更是一种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体现,以及个人情感和联想的载体。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和准确地使用这个词汇。
1.
【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幽,从山,犹隐从阜,取遮蔽之意。”-幽,隐也。 、 《太玄·中》。注:“隐也。”-昆仑旁薄幽。 、 《周书·谥法》-雍遏不通曰幽。 、 唐·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以致其幽。
退隐;潜藏。
【引证】
《礼记》-幽居而不淫。 、 《战国策》-南阳之弊幽。
【组词】
幽隐、 幽士、 幽女
2.
【静】
(形声。从青,争声。本义:彩色分布适当)。
安静;宁静。
【引证】
《诗·邶风·柏舟》-静言思之。 、 《国语·晋语》-宵静女德,以伏蛊慝。 、 《吕氏春秋·音律》-本朝不静。 、 《吕氏春秋·审分》-静乃明几。 、 《诗·郑风·女曰鸡鸣》-莫不静好。 、 晋·支遁《八关斋会诗序》-清和肃穆,莫不静畅。
【组词】
静雅、 静鞭、 静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