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5:4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5:43:29
词汇“奉赐”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和文学作品中,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奉赐”进行深入分析:
“奉赐”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给予或赠送。其中,“奉”表示恭敬地接受或给予,“赐”则指上级或尊贵者给予下级或卑微者的礼物或恩惠。
“奉赐”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奉”字最早见于甲骨文,意为双手捧物,表示恭敬;“赐”字则源于金文,意为给予。随着时间的推移,“奉赐”逐渐固定为一个表示恭敬给予的词汇。
在古代**,君王对臣子的赏赐是一种重要的政治手段,用以表彰功绩、巩固忠诚。因此,“奉赐”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奉赐”一词给人以庄重、尊贵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尊卑有序的社会结构。它传达了一种上级对下级的关怀和恩典,带有一定的权威性和仪式感。
在现代生活中,“奉赐”一词较少直接使用,但在某些正式场合或文学创作中,仍可用来表达一种庄重的给予行为。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奉赐”来营造一种古典的氛围,如:
春风拂面,桃花盛开,
君王奉赐,恩泽无边。
结合古代宫廷的画面,如**坐在宝座上,臣子跪拜接受赏赐,可以形成强烈的视觉联想。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重和典雅。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包括“grant”(英语)、“donner”(法语)等,但它们不一定带有“奉赐”中的恭敬和尊贵意味。
“奉赐”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但它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礼仪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汉语和研究**文化时,了解“奉赐”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把握语言的丰富性和历史的厚重感。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赐】
(形声。从贝,易声。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本义:赏赐)。
给予;上给予下。
【引证】
《说文》-赐,予也。 、 《正字通》-上予下曰赐。 、 《礼记·曲礼》-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 、 《乐府诗集·木兰诗》-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刘向《列女传·赵将括母》-大王及宗室所赐币帛,尽以与军吏、士大夫。 、 《左传》-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组词】
赐光、 赐环、 赐第、 赐田、 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