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1:45: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1:45:30
“奉达”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恭敬地传达或转达。它通常用于正式或尊敬的场合,表示以一种尊重和礼貌的方式传递信息或命令。
在文学作品中,“奉达”常用于描述古代官员或仆人对上级或主人的命令的传达,强调其正式和尊敬的语气。在口语中,这个词汇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正式的演讲中。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外交场合,“奉达”也用于表示正式的通知或传达。
同义词中,“传达”和“转达”较为通用,而“告知”则更偏向于简单的信息传递,不如“奉达”那样强调尊敬和正式。
“奉达”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奉”字有恭敬、接受的意思,“达”字则表示传递、达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主要保留在较为正式和传统的语境中。
在**传统文化中,尊敬和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奉达”这样的词汇体现了对权威和上级的尊重,反映了古代社会等级分明的特点。
使用“奉达”这个词时,我联想到的是一种庄重和正式的氛围,可能伴随着一种紧张或敬畏的情感。这个词让我想到古代宫廷或官场的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奉达”这个词,因为它过于正式和古老。但在撰写正式的信函或报告时,可能会考虑使用以增强语气的正式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露,我奉达晨风,将你的思念传至远方。”
视觉上,我联想到古代官员手持文书,恭敬地向**汇报的场景。听觉上,可能是庄重而缓慢的语调,伴随着宫廷音乐的背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nvey with respect”或“transmit with due reverence”,但这些表达不如“奉达”那样具有特定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奉达”是一个充满文化和历史色彩的词汇,它不仅传达了信息,还传达了一种尊敬和正式的态度。在现代语言使用中,虽然它的应用场景有限,但它仍然是理解和欣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1.
【奉】
(会意。小篆字形,从手,从収(gǒng,双手),最上面像一串玉或树盖子。是用手捧物的意思。本义:两手恭敬地捧着 同: 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奉,承也。 、 《礼记·檀弓下》-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 《汉书·蒯通传》-常山王奉头鼠窜。 、 《史记·项羽本纪》-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愿奉璧往使。 、 《战国策·燕策》-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组词】
奉书;奉地图;奉手
2.
【达】
(形声。从辵(chuò),羍声。本义:道路畅通)。
同本义。泛指畅通。
【引证】
《说文》-达,行不相遇也。 、 《广雅》-达,通也。 、 《礼记·内则》-左右达为夹室,所以相隔。 、 《国语·吴语》-寡人其达王于甬句东。 、 《虞书》-达四聪。 、 《书·禹贡》-达于河。 、 《周礼·大宰》-七曰达吏。 、 《仪礼·士昏礼》-下达。 、 《礼记·中庸》-天下达道。 、 唐·李朝威《柳毅传》-唯恐道途显晦,不相通达。 、 清·方苞《狱中杂记》-屋极有窗以达气。
【组词】
四通八达;达越、 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