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4:22: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4:22:08
熟背:指对某段文字、信息或知识非常熟悉,能够准确无误地背诵出来。
熟背的词源较为直接,由“熟”和“背”两个字组成。其中,“熟”表示熟练、熟悉,“背”表示背诵。在古代汉语中,“背”已有背诵的意思,如《说文解字》中解释为“背文也”。随着语言的发展,“熟背”逐渐成为表示熟练背诵的常用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熟背经典文献是一种重要的学方式,尤其在儒家教育中,学生需要熟背《四书五经》等经典著作。这种文化背景使得“熟背”在汉语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熟背给人以勤奋、刻苦的正面联想。它暗示了一个人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不懈努力,因此在情感上常带有积极的评价。
在学生时代,我曾为了通过考试而熟背了大量的历史**和日期,这种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熟背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月光下,我熟背着古诗,
每一句都如清泉流淌在心间。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学生在昏黄的灯光下,埋头苦读,书页翻动的画面。 听觉联想:听到一个学生在安静的图书馆里,低声背诵着古诗的声音。
在英语中,“熟背”可以对应为“memorize”或“commit to memory”。虽然意思相近,但“熟背”更强调熟练和准确性,而“memorize”则更侧重于记忆的过程。
熟背是一个在学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反映了个人努力和毅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熟背是基础,也是提升语言能力的关键步骤。通过熟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从而在各种语境中自如地表达自己。
1.
【熟】
(形声。从火,孰(shú)声。本作“孰”。“熟”是后起字。本义:煮熟,食物烹煮到可吃的程度)。
同本义。
【引证】
《礼记·礼运》。疏:“谓烹煮。”-熟治万物。 、 《左传·宣公二年》-宰夫胹熊蹯不熟。
【组词】
熟末、 熟切店、 熟水、 熟献
2.
【背】
(形声。从肉,北声。本义:脊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背,脊也。 、 《素问·脉要精微论》-背者,胸中之府。 、 《史记·梁孝王世家》-牛足出背上。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明·魏学洢《核舟记》-左手抚鲁直背。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不呼则杖其背。
【组词】
芒刺在背;背袋、 背花、 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