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2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28:53
唯利是视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看重利益,不考虑其他因素。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完全以追求利益为出发点和目的,忽视道德、情感、社会责任等其他方面。
唯利是视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具体出处不详,但在许多古代文献中都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价值观的变化,这个词汇有时会被赋予更多的批判意味。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因此唯利是视** 这个词汇往往带有负面评价。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增加,反映了社会对商业道德的关注。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不择手段等形象。在个人表达中,可能会用来批评那些只关心自己利益的人或行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商家或个人唯利是视的行为,比如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诚信的广告宣传等。这些经历让我们更加理解这个词汇的含义和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商人唯利是视,
金银堆满屋,
心却空如谷。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profit-driven" 或 "money-oriented",但这些表达没有唯利是视 这个成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和社会背景。
唯利是视 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它不仅描述了一种行为模式,也反映了社会对道德和利益的看法。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语言的细微差别,提升表达的准确性和深度。
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吕布传评》:“吕布有虓虎之勇,而无英奇之略,轻较反复,~。”
1.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4.
【视】
(会意兼形声。从见示,示亦声。见,看见。示,表现。本义: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视,瞻也。 、 《书·泰誓中》-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 《墨子·辞过》-目不能徧视,手不能徧操。 、 《诗·郑风·子曰鸡鸣》-子兴视夜。 、 《礼记·大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战国策·齐策》-熟视之。 、 柳宗元《三戒》-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组词】
视探、 视瞻、 视日、 视远步高、 视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