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2: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2:45:15
词汇“唯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基本定义和语境分析如下:
“唯唯”是一个副词,通常用来形容人回答时的态度,表示顺从、恭敬或缺乏主见的样子。字面意思是指连续地、机械地答应,没有自己的意见或主张。
“唯唯”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论语》等古代文献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描述人的顺从态度。
在**传统文化中,尊重权威和长辈是一种美德,因此“唯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然而,在现代社会,过度使用“唯唯”可能被视为缺乏独立思考和个性。
“唯唯”一词往往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缺乏自信和勇气。它可能引发对软弱、无主见或不自信的负面联想。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遇到需要表现出“唯唯”态度的情况,比如在权威面前或在不熟悉的环境中。这种态度有时是出于自我保护,有时则是为了避免冲突。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唯唯”用于描绘一个角色的性格特点,或者作为一种对比手法,突出其他角色的坚定和勇敢。
视觉上,“唯唯”可能让人联想到低头、弯腰的姿态;听觉上,则可能是低声下气、不断应答的声音。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yes-man”或“submissive”等词汇来描述类似的态度。
“唯唯”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视为必要的社交技巧,但过度使用可能导致个人失去独立性和创造性。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并适当使用“唯唯”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应鼓励发展独立思考和自信表达的能力。
1.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
2.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