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0:47: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0:47:52
“唯利是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只追求利益,不顾其他。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行为完全以利益为导向,缺乏道德或原则的约束。
“唯利是从”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商业和利益的态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社会中,其负面含义更加突出。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义”重于“利”,因此“唯利是从”往往带有贬义。在现代社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增加,反映了社会对商业道德的关注。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贪婪、自私和不道德的行为。它可能会引起人们对商业伦理和社会责任的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唯利是从的商家或个人,他们的行为可能会让我们感到失望或愤怒。例如,一些不良商家可能会为了追求利润而牺牲产品质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这唯利是从的世界里,我寻找着那一丝不灭的光芒。”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商人眼中只有金钱的符号;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节奏快速、紧张的音乐来表达这种追逐利益的感觉。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ofit-driven”或“greed-driven”,它们在含义上与“唯利是从”相似,但文化背景和使用语境可能有所不同。
“唯利是从”这个词汇提醒我们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应忽视道德和原则。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卿勿以部曲轻少,难于东迈。齐人浇薄,唯利是从。
小人之情,~,若见新军如此,则旧兵皆不为朝廷用矣。
1.
【唯】
(形声。从口,隹(zhuī)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同本义。
【引证】
《助字辨略》朱注-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 、 《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
【组词】
唯阿、 唯俞、 唯唯、 唯诺
只有,只是。
【引证】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唯北狄野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唯余其一。 、 《吕氏春秋·慎行论》-唯巨石岿然。
【组词】
唯心(佛教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 唯谨
2.
【利】
(会意。从刀,从禾。表示以刀断禾的意思。本义:刀剑锋利,刀口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利铦也。 、 《易·系辞》-其利断金。 、 《老子》-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 《荀子·劝学》-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 《孟子·公孙丑下》-兵革非不坚利也。
3.
【是】
(会意。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是,直也。 、 《礼记·玉藻》。疏:“谓正也。”-而疑是精粗之体。 、 《易·未济》-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4.
【从】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二人相从形。本义:随行,跟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従,随行也。 、 《周礼·司仪》-客从拜辱于朝。 、 《易·坤》-或从王事。 、 《易·夏小正》-啬人不从。 、 《诗·邶风·击鼓》-从以孙子。 、 《淮南子·泛论》-禽兽可羁而从之。 、 《聊斋志异·狼三则》-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组词】
从龙、 从学、 从骑、 从嫁、 从井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