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4:2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4:24:19
“己任”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自己承担的责任或任务。它强调个人对自己所承担任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常用于表达某人认为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或者是对某项工作或职责的主动承担。
在文学作品中,“己任”常用来描述主人公的使命感或责任感,如“将国家的兴衰视为己任”。在口语中,它可以用来表达个人对某项任务的承诺,例如“这是我的己任,我一定会完成它”。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领导或管理岗位上,这个词可以用来强调个人对工作的投入和责任感。
同义词:职责、使命、任务、担当 反义词:外任(指他人的责任)、旁观
同义词中,“职责”更侧重于职务上的责任,“使命”带有更强烈的使命感,“任务”则更具体和明确,“担当”强调承担和勇气。反义词“外任”和“旁观”则分别指他人的责任和旁观者的态度。
“己任”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己”指自己,“任”指责任或任务。在古代文献中,如《左传》等,已有使用“己任”来表达个人责任的例子。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普及,并保留了其原有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己任”这个词体现了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应主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己任”这个词给人以责任感、使命感和担当感的联想。它让人想到那些勇于承担责任、不畏艰难、坚持到底的形象,如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或现代社会中的模范人物。
在个人生活中,每当面临重要任务或挑战时,我常常提醒自己将其视为己任,这样不仅能增强完成任务的动力,也能提升自我价值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星辰指引我前行,己任在肩,不问归期。”
视觉上,“己任”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坚定的人站在风雨中,肩负重担的形象。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激励人心的演讲或誓言。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one's duty”或“one's responsibility”,虽然意思相近,但“己任”更强调个人内在的自觉和主动性。
通过学和分析“己任”这个词,我更加理解了它在表达个人责任感和使命感方面的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个词可以增强语句的力量和深度,使表达更加生动和有力。
1.
【己】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绳曲之形。“己”是古“纪”字,假借作“自己”用。①本义:丝的头绪,用以缠束丝。②自己) 自己,本人。
【引证】
《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 《吕氏春秋·察今》-而己亦人也。 、 晋·干宝《搜神记》-自拟己头。 、 唐·柳宗元《三戒》-且噬己也。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己悲。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在己为有悔。
【组词】
舍己为公、 异己、 克己、 知己、 己身、 己私、 己里钱
天干的第六位。
【引证】
《吕氏春秋·慎行论》-己与三相近。
【组词】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2.
【任】
(形声。从人,壬(rén)声。甲骨文字形。壬是任的初文。壬即担荷的担子的竖立形。本义:挑担;荷;肩负)。
同本义。
【引证】
郭璞《江赋》-悲灵均之任石。 、 《诗·大雅·生民》。注:“任,犹抱也。”-是任是负。 、 《国语·齐语》。注:“任,抱也。”-负任担荷。 、 《国语·齐语》。注;“犹抱也。”-负任儋荷。 、 《楚辞·悲回风》-任重石之何益。
【组词】
任石、 任车、 任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