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47: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47:29
词汇“正寿”在中文中并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因此我们需要从其字面意思和可能的语境中进行分析。
“正寿”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正式的寿命”或“标准的寿命”。在中文里,通常“正”表示正式、正确或标准,而“寿”则指寿命或长寿。因此,“正寿”可能指的是一个人按照自然规律或社会标准应有的寿命长度。
由于“正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寿命的圆满或符合预期。在口语或专业领域中,可能不会经常使用这个词汇。
由于“正寿”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可能较少。它可能是由“正”和“寿”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以表达特定的意义。
在**传统文化中,长寿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因此“正寿”可能与这种文化背景有关,强调一个人寿命的圆满和符合社会期待。
“正寿”可能给人带来一种圆满和满足的情感反应,因为它暗示了一个人的生命周期达到了预期的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正寿”这个词汇,除非是在讨论与寿命相关的特定话题时。
在诗歌或故事中,可以将“正寿”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生命的圆满和完整。
由于“正寿”与寿命相关,可能会联想到庆祝长寿的场景,如寿宴、寿桃等视觉元素,以及祝福长寿的歌曲或音乐。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正寿”的词汇,但长寿和寿命圆满的概念在许多文化中都有体现。
“正寿”作为一个词汇,虽然在日常语言中不常见,但它反映了人们对寿命圆满的期待和价值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语言的深层含义。
1.
【正】
(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同本义。
【引证】
《论语·乡党》-席不正不坐。 、 《吕氏春秋·君守》。注:“正,直也。”-有绳不以正。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稍稍正坐。 、 清·姚鼐《登泰山记》-泰山正南。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正则无景。 、
【组词】
正门;正厅;正殿;正宫;正所儿、 正阳、 正锋、 正院、 正分、 正胁、 正位、 正东;正上方;正前方;正南;正交;正情
2.
【寿】
(形声。从老省,畴声(依《说文》),从老省,即上面象“老”的上半部。本义:长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寿,久也。 、 《韩非子·显学》-寿命也。 、 《世说新语·贤媛》-观其形骨,必不寿,不可与婚。 、 《老子》-死而不忘者寿。 、 《书·召诰》-则无遗寿耈。 、 《诗·小雅·天保》-如南山之寿。 、 《庄子·天道》。注:“寿者,期之远耳。”-长于上古,而不为寿。 、 《吕氏春秋·察今》-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 、 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 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组词】
寿翁、 寿人、 寿岂、 寿域、 寿发、 寿夭有定
年寿,寿限。
【引证】
《文选诗》注引《养生经》-上寿百二十,中寿百年,下寿八十。 、 《楚辞·涉江》-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争光。 、 《吕氏春秋·尊师》。注:“年也。”-以终其寿。 、 关汉卿《窦娥冤》-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